第296章 葉塵的三個請求(第2/2頁)

禦史台是做這些事的。禦史體系算是目前大宋朝廷中最高的監察、彈劾及執法機關,禦史台長官為禦史中丞和禦使大夫,下設副都禦史、僉都禦史。又依地方管轄,分設監察禦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地考察、舉劾。

葉塵在詳細了解了大宋禦史體系機構和制度之後,認為這個體系若是真正能夠有效運轉起來本身是極為完善和有效的。即使比後世紀委體系也不差多少。是一個很特殊地機構。但實事上,制度是制度,真正運轉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情。禦史台往往成為天子或者權臣控制朝堂的工具。當一個執法部門成為私人工具時,自然已經失去了其本身的職責和效能。

在這處情況下,上面這些執法機構和部門能夠對官員起到有效的監察?誇張點說幾乎就沒有對官員的監管制度,時間一長,若是沒有大批的貪官汙吏出現,那才叫奇怪呢!

一直以來,大宋朝廷都是依靠某個官員事發,然後對其施以殘酷的懲罰,這是有一定殺一儆百的效果,但時效性太差,各地貪官收斂一段時間,然後繼續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從根本上依然沒有解決問題。

所以,葉塵所提三個請求,簡單的說其實就兩個意思,一是讓華夏衛府成為一個由天子直管,與朝廷各司各府沒有任何關系的獨立部門。二是再給華夏衛府賦予監察天下所有官吏的權力。這才是真正擁有了堪比後世紀委般的權力。

其實,在這兩個意思之外,葉塵還給趙匡胤表達了一個隱性的暗示,那就是自己想做一個得罪天下官員,寧願站在所有官員對立面的孤臣。

這樣的孤臣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天子對你的絕對信任。若是沒有昨天刺殺事件,沒有機緣巧合之下葉塵拼了自己的命對天子的救命之恩。葉塵還不敢提出這三個請求。

葉塵看趙匡胤臉色變幻不定,還在沉思,便又將如今朝廷對官員監管制度形同虛設的實事分析了一遍。趙匡胤作為開國大帝,自然不缺智慧和見識,葉塵所說賦予華夏衛府的這些權力,雖然是第一次聽說,但他一想便明白了葉塵想要表達的三層意思,深入一想,更明白了這樣的做法對大宋治國、治政的天大好處。

只是,趙匡胤雖然信任葉塵,但和歷朝歷代的皇帝一樣,依然有多疑的毛病,忍不住習慣性的想了一下葉塵這樣做的目的,或者說會對葉塵個人有什麽好處。最後的結果是葉塵會有自己給他的地位和權力,也可能會有流芳千古的名氣,但絕對不會有名望。而換一個皇帝,一不小心葉塵便會成為犧牲品,落個極為淒慘的下場。

至於葉塵第一個請求中提到華夏衛府所有人俸祿和府中所有經費直接從天子內庫中支取。這只不過是表達一個意思而已,趙匡胤和葉塵心中都清楚,以華夏衛府如今掌控的生意,每年所賺取的錢財,只會給趙匡胤的內庫給錢,給很多的錢,根本用不了內庫掏一文的錢給華夏衛府。

葉塵離開皇宮之前,告訴了趙匡胤後宮中可能有一個貴人乃是聖堂的釘子。這件事若是在昨天刺殺事件之前,葉塵還不方便告訴趙匡胤。但現在以趙匡胤對他的信任,就不一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