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謚號(第2/2頁)

一群老學究對人的死後之名實比生前的事還要重視,兩個時辰過去,一個武謚字號爭來爭去,竟然半天不見結果。

趙匡胤臉色不渝地看著這些掌管著江山社稷、億兆百姓的大臣為了一個破名號斤斤計較,寸步不讓,在那兒引經據典地講個不停。可這玩意兒學問太深,以他的文學造詣,也不是太懂,插不上嘴,或者說不敢冒然插嘴。

不但天子插不上嘴,甚至以趙普的學文水平,常常一個字拿出來,大家就能三皇五帝開始講起,講的頭頭是道,然後說為什麽用這個字行,用這個字不行,趙匡胤聽到最好也覺地有些莫測高深,畢竟葉塵過世了,這是極為隆重的事,草率不得,所以他也不插嘴,索性就由得群臣爭執。

足足四個時辰之後,眾大臣最後終於取得了妥協,用了一個既不算太高又不太低,各方都能勉強接受地謚字,給這位剛剛新鮮“出爐”的祥符郡王定下了謚號。當下翰林學士院承旨陶谷滿頭大汗地上前拜道:“啟奏陛下,臣等已給祥符郡王定下了謚號”。

“喔?”等得漸漸不耐煩,又被他們煩的快要昏昏欲睡,甚至已經微微閉眼假寐地趙匡胤精神一振,猛得睜開雙眼,坐直了身子,說道:“快講。”

“臣等輕過仔細商議,依據祥符郡王一生的彪炳偉功和他的品性德行,在正忠恭成端、忠勇穆剛德這選取最相宜地吉謚之字,最後一致決定:祥符郡王葉塵的謚號為……武忠!”

武忠這個謚號,相對於葉塵所立的一件件不世大功,實際上太過平庸了一點,但趙匡胤一聽這字面意思,想起葉塵對自己的忠誠,欣然說道:“武忠……準!”

……

……

開封西城葉府大門門媚上懸掛地燙金大匾巳徑換成了“祥符郡王府”。

門旁兩只高大威武的石獅,都顯示著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裏,進進出出地人,不論是主人,還是客人,或者仆從護衛,總是昂首挺胸,充滿自信,院子裏面也是一片歡樂的世界,甚至在開封城內侍女、家丁、護衛的圈子裏面,早有公認葉府的下人是整個開封城最幸福和幸運的下人。

然而,現在葉府卻被一片濃重的悲哀籠罩著,到處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過早地降臨。

大門口用松枝白花紮起了一座牌樓,以往那四個寫著“葉府”的大紅燈籠,已經換成白絹制成的素燈,連那兩只石獅頸脖上也套了白布條。門前旗杆上,掛著長長的擡魂幡,被風吹著,一會兒慢慢飄上,一會兒輕輕落下。

門前空地正中,搭起了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裏供奉著一塊朱紅銷金大宇牌,上書“祥符郡王葉塵”。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銀山,一團團濃煙夾著火光,將黃白錫紙的灰燼送到空中,然後再飄落在四處。

華夏衛府的秘探如同遊魂一般,在葉府四周打轉兒,監視著一切可疑人員。門前昂首挺胸,站著的華夏衛,也是人人素服、腰間系著白綾,一臉悲傷肅然。

李君浩獻了挽聯,面色悲傷地走出葉府,沒有理會門口華夏衛恭敬行禮,站在門口擡頭望天,口中喃喃自語道:“樓炎明、上官冰雲、彌勒教!李某對天發誓,此生不殺盡爾等妖僧,李某誓不為人。”

等他頭低下來,向前看時,眸中已經一片殺機。

他不能長時間在葉府逗留,華夏衛府七大司使,刺殺司司使白滄海和情報司司使許方義還在南唐未歸,武器司司使喻清妍和總司使大人一起遇害。如今在開封的只有監察司司使的自己,內務司司使賈憲,保衛司司使韓虎,執法司的司使劉水之。

其中劉水之就是水兒,此時和葉塵的另一名徒弟寇準(虎子)正哭的一塌糊塗,賈憲雖然管著華夏衛府的所有錢物,但威望和權力都只在內務司那一塊,而內務司也是最為相對穩定的一個司。至於韓虎對出生禁軍的尋常華夏衛還有一定威信,但其他各司的殺手、密探,特別是對於那一百多名江湖高手根本就沒有絲毫威信。

所以,如今在開封的司使,只有李君浩還勉強擁有一定壓制下面人的威信和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