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活煮葉塵

耶律圳聽了卻是目瞪口呆,心想白癡啊,白癡,養了這麽多不事生產,不幹活,只吃閑飯的神棍假和尚,這白癡國主竟然當成自己一大功績,這南唐國主真他娘一大奇葩。(我知道“奇葩”一詞在古代還沒有,但是我就想用,噴子想噴就噴吧!)

李煜眼見耶律圳的樣子,還以為被自己國中佛教大興所驚,頗為自得的微微一笑,接著說道:“不過,如今我南唐一千多寺院當屬‘大彌勒寺’堪稱第一。尊使第一次來江南。來!孤便做一回知客僧,陪尊使同遊‘大彌勒寺’。”

耶律圳卻已經對李煜的白癡徹底麻木,不過面上卻也不露絲毫,並且他對江南風物的確很感興趣,這大彌勒寺的風景的確很不錯,這在北國卻是極少見到的。

“大彌勒寺”是李煜常來的地方,寺中僧侶已然見怪不怪,寺廟中一切如常,樓炎明剛接到消息,葉塵成功中計,身中異毒,但是上官冰雲卻被華夏衛府生擒,樓炎明喜憂參半,懶得理會李煜和慕容圳二人,匆匆離開大彌勒寺,想辦法營救上官冰雲去了。

前殿中還在正常接待遊客和進香禮佛的信徒,李煜帶著耶律圳,自顧參觀各處佛寺,一路所經之處。李煜信口到來,對佛門規矩,佛卷經典,信口說來俱有獨到之處,聽得各處負責接待的和尚頻頻點頭。這讓耶律圳心中更加鄙視李煜,暗罵白癡不已。

……

……

浴諺:二月二,龍擡頭。

過了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冬日的寒冷漸去,天下萬物復蘇,雨水漸漸多起來,已是農家要開始預備春耕的時候,開封城內外,也明顯能夠感受到春河水暖的氣息。樹上蛻出的嫩芽,漸開的花朵,進城為春耕而買賣各種東西的農戶、商販,街道上跟隨父母進城的農家孩子,都在將這春天到來的氣息,變得更加溫暖和踏實起來。

不算葉塵受刺垂死和朝廷大軍即將南下伐唐這兩年國之大事。今年這個時節宋國還有兩件大事。一是一年一度的春耕,另外一個二月裏開封城中更為熱鬧的大事,可便要數今年的春闈。

京試是為國取士的盛事,按照說法,是三年一次。但宋朝不同於數百年後的明清兩朝,這樣的規矩並不一定,有時候皇帝覺得缺人,又或者是文壇興盛,兩年甚至一年一次也不為怪,特別是大宋剛剛建國,又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先後收服北漢、南漢、吳越,緊接著又要攻伐南唐,這些地方都需要大批能做實事的文官去治理。所以,就目前形勢,對於皇帝陛下來說,真正能用的人才,是無論如何都不嫌多的,今年臨時或者提前組織春闈,為國取士是非常必要的,實事上接下來幾年,取士也會變得頻繁。

由於春闈日近,一部分進京的考生其實在年前就已經聚集起來。自過年到現在,各種文會頻繁,文人士子們參與聚會,尋求嶄露頭角的機會,又或是到各處官員、豪府上投送行卷,以期獲得朝中大員青睞,而這已是慣例。

事實上,雖然後世的各種重要考試,為了避免徇私舞弊,不讓閱卷者看見考生姓名已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在宋朝以前,這類考試都是不糊名的。唐朝一代,考生的名字對於閱卷的大員來說,全都明明白白,考試更多檢驗的,是學生在考場之外有沒有名氣,有沒有經營的功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考驗對方的人際、背景。但以此選官,也是有一定理由的。

原本歷史上,宋朝自初代之後,考試便開始糊名。但這類考生到處遞行卷的習俗仍舊沒有什麽變化,畢竟經營得好了,可能拿到考題,可能得到前輩指點,而就算考上之後,這些人際也有著莫大的作用。而這些事情沸沸揚揚的,也令得開封城中文風氣氛愈發興盛熱烈。對於真正喜歡這類事情的人來說,確實是會樂在其中的。

只不過,自年前至年後,乃至今日,圍繞宋國,特別是開封城發生了一件件大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導致尋常情況下能夠吸引人們眼球和注意力的這些進京考生都被大家忽略。

而實事上,這幾件大事,也讓這些喜歡談天說地,談國論事,眼高於頂的書生士子大開眼界,大感京師之地果然非同小可,特別是近距離領略了那位傳奇郡王的風采,更讓他們大感不虛此行。以致於這些天這些書生士子討論最多的甚至都不是大宋軍隊多長時間可以打下南唐,或者潘美、趙贊兩路大軍誰先打到金陵,而是與那位傳奇郡王葉塵有關的各種事跡。特別是不知道從什麽地方流傳出在去年秋天以《秦淮夜泊》、《憶家國》、《青玉案》三首詩詞在文人士子之中名噪一時,有著金陵第一才子,甚至江南第一才子之稱的陳青乃是葉塵在假死那兩個多月中為掩蓋身份所用之後,士林之中一片嘩然,震驚之余,頗有些揚眉吐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