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開戰(第2/2頁)

趙匡胤要的正是這個結果,他料定李煜不敢前來。這樣,他便可以以李煜抗命不肯入朝覲見為由頭,堂而皇之地出師南唐了。

……

……

農歷二月底,大宋誓師伐南唐,農歷三月二號,大宋皇帝趙匡胤以南唐國主不尊上國之命,且荒淫無度、君臣昏庸無能,朝廷朝綱腐朽,致使百姓過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已至人神共憤,天怒人怨為由,正式發動了對南唐征伐總攻。

趙匡胤任命潘美為升州西南面行營馬步軍戰棹都部署,為伐唐主帥,大內總管王繼恩任都監,曹瑋為先鋒都指揮使。同時,趙匡胤封趙贊為升州東南面行營招撫制置使,統率三萬鐵騎和吳越軍五萬人馬從東面攻取常州,宋朝水軍奪取潤州,然後合攻金陵。此外以貴州刺史王雲飛為池州至嶽州路巡檢戰棹都部署,向武昌進軍,牽制江西重騎兵,阻其東下援救金陵。這樣,再加上潘美所率十萬主力人馬,兩路步軍,一咱水軍,便是三路大軍齊下,而這三路大軍,統歸潘美節制。

趙匡胤之所以選擇潘美為主帥,除了看中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外,最主要的是他在歷次征伐中所表現的謹慎。宋軍伐蜀之時,以王全斌為主帥,曹彬為都監、潘美為先鋒,攻克城都之日,主帥王全斌與眾將晝夜宴飲,部下漁奪不已,曹彬和潘美曾屢加勸誡,王全斌不聽。回朝之後,諸將皆大發橫財,除曹彬之外,也就潘美“橐中唯圖書、衣衾而已”。王全斌、王仁贍等諸將皆獲罪,只有曹彬和潘美受到趙匡胤的獎賞,潘美跟著曹彬推辭不敢接受,並說道:“諸將皆受罰,獨臣與曹公得封賞,以後臣和曹做對將何以自處?”趙匡胤道:“卿建有大功,又不恃功驕矜。假如你有半點貪婪和濫殺的毛病,王全斌、王仁贍等人豈能一宇不說?朕賞你和曹卿,並非賞你二人,不過要以此勸懲三軍和國人而已,不必再推讓。”

江南民殷國富,金陵珍寶盈庫,而且還有李璨、李煜父子多年精心收藏的價值連城的大批圖經典籍。宋軍一旦攻人金棱,若是像王全斌人蜀時那樣,縱兵燒殺擄掠。

眾將領們離京那天,趙匡胤特別召見了潘美,並當面一再告誡說:“平定南唐,朕全權委與卿。切記一定要嚴守軍紀,靠恩信爭取江南民眾,萬勿濫殺無辜,搶掠財物;對李煜也要盡量爭取其投降,寧願時間放得長一點兒,也不能自恃兵多將廣,逞匹夫之勇,急於攻城,以免造成過多傷亡。縱使迫不得已需要攻城,城破之日,亦不可傷害百姓,更不準傷害李煜一家。”潘美頓首領命,謹記在心。

接著,趙匡胤在送眾將領登程之時,親將一柄尚方寶劍當眾賜給潘美,厲聲說道:“自副將以下,若有不聽號令者,皆可格殺勿論。”將領們聞聽此言,一個個心驚膽戰,相顧失色。他們不能不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此次出師,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別觸了黴頭。

……

……

首先出戰的是趙贊,三月初五,趙贊率領三萬鐵騎和七萬原吳越國經過這大半年特訓之後的步兵,踏至大運河西岸,兵臨南唐東南大城常州城下。

此時鎮守常州城的是南唐的老將鄭成松,雖然與葉塵、曹彬、趙贊、潘美這些當世名將無法比,但鄭成松在之前幾年中與原來南漢和吳越國的幾次沖突戰鬥中卻勝過多次,平心而論,鄭成松絕非什麽庸才,他用兵穩健,性格剛直,才能還是有的。而常州城作為南唐東南第一重臣,城高池厚,防守嚴密。

可能也是考慮到這城不好攻,趙贊先是派人前去勸降,但鄭成松直接將趙贊派去的使者砍了頭,扔下了城,勸降自然是失敗了。

仗著城池堅固,鄭成松其實是沒有非常大的緊迫感的,南唐雖然軍力比不是宋國,野戰打不過宋國,但南唐富庶,城內糧草、守城器械極為充足,又有守軍五萬,他就算打不過趙贊,也已經做好了仗著堅城死守數月,等待援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