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先皇大行與新皇登基(第2/2頁)

胡三光一聽,不由大喜。曾尚飛原本是樞密院簽書院事,數日前趙光義讓其頂了黨進的位置,成為已經換防到城外城防軍的都指揮使。因為曾尚飛早在半年前便在葉塵的授意下暗中向趙光義投誠,所以也算是趙光義的心腹。有他安排此事,自然是最為合適不過了。

葉塵布下這步暗子,如今卻正好用到。

……

……

皇帝大行,三天一過,新帝登基。

靈堂那邊白茫茫一片,大慶殿卻已恢復了金壁輝煌的模樣。

皇家比不得尋常百姓家,家事也是國事,新帝登基乃是舉國同慶的大日子,既延誤不得,也不能帶出一絲晦氣來。

登基大殿異常隆重,從內朝、外朝、再到午門、禦街,所有的靈棚都已撤下白綾,換上彩綢,裝飾的花團錦簇,唯有靈堂一處仍然帶孝,穿白衣、紮白帶子的宮人、內侍們暫時也被約束在靈堂內,大典期間不得隨處走動。

趙光義站在皇帝的寶座之前,心中不由開始暢想。

一想到今天他必將萬眾矚目,他是唯一的主角。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秉承天意,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待會所有人都要向他參拜致禮,山呼萬歲,到時候他望著禦階下跪拜的群臣,他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神明,俯視著腳下的螻蟻的那種感覺。

在正式登基前幾日,盧多遜、呂馀慶和已經向趙光義臣服的薛居正便率中書、門下、樞密兩府一院、六部、九卿進請陛下更換年號。

循舊例,先皇駕崩的當年,年號是不更改的,新任皇帝要在次年元月一日,再擬立新的年號,可是如果仍然沿用舊的年號,對趙光義來說,亡兄的陰影便揮之不去,自己的帝位始終不夠踏實,所以他也顧不得古制舊禮了,在他的授意下,三相率百官請立年號,早已有備的趙光義假意推讓一番,便更改年號為“太平興國”。

隨即,趙光義又改了自己的名字。

他本名叫趙匡義,趙匡胤登基之後,臣子要避皇帝名諱,他就改了名字叫趙光義,如今自然沒有再改回舊名的道理,他也不想改回舊名,趙匡義這個名字總是令他情不自禁地想起讀音相近的另一個名字,於是他秘密延請京師出名相師,為自己擬了一個新名字,單名炅字,今後,趙光義就叫趙炅了。

宋以火德興國,這個炅字日下有火,正合大宋國運,在他看來是大吉大利,雖說命相風水之說終究有些虛妄,但是對急於鞏固政權的趙光義來說,但凡能討些吉利彩頭的東西,他現在都不厭其煩,從善如流。

起好了年號、名號,還要提前準備好要頒布的新政,當然按照慣例要大赦天下,以示新帝皇恩浩蕩,普天之下雨露均沾,除殺頭大罪不得開釋外,所有罪囚都做了開釋、減刑等處置。

這一系列準備到位之後,便到了真正登基之時。

新帝登基,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元老宿臣,各依序列,依次入殿。

趙光義站在龍椅的前面,俯看著跪倒在地上的弟弟趙光美為首的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臣子們,知道當自己坐下之後,自己便會成為宋國開國以來的第二位君主,手中掌控億萬人生死的統治者。

這是他奮鬥已久的目標,為了這一個目標,他曾經惶恐過,嫉恨過,然而最終學會了隱忍,平靜,等待……狠毒,最後弑兄謀反。

當這樣一個目標忽然近在咫尺之時,趙光義的心情竟是如此的平靜,平靜地讓他自己都感到了一絲怪異。

“請皇上登基。”

“請皇上登基。”

如此這般三次,趙光義躬身三次,以示對天地人之敬畏,然後他直起了身子,看著堂下跪伏一地的群臣,似乎看見了整個天底下的億萬子民正在對自己跪拜,一股掌控天下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趙光義這般想著,便要往龍椅上坐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