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遺詔是假的(第2/2頁)

空曠的大慶殿內,所有大臣鴉雀無聲,看著那幾名太監扶住了薛相公地雙臂,同時余光瞥見大慶殿外。影影綽綽地有很多人在行走,應該是宮中地侍衛。那些帶著短直刀地侍衛,所有的大臣們知道,今日弄個不好,只怕便是個血濺大慶殿地血腥收場!

薛居正苦笑了一聲,沒有做絲毫掙紮,任由身旁的太監縛住了自己地胳膊,該自己做的事情已經做了,接下來就看趙普在朝中還遺留有多大的能量,如果此時殿中諸位大臣,懾於晉王之威,貪生怕死,依舊沉默不語,那他也沒有辦法。

太監們半攙半押的扶著薛居正往殿外去,殿外一身殺氣地侍衛們正等著。

趙光義微微松了口氣,這些性情倔耿地文臣,終究還是怕死的,不敢太過放肆。如今趕緊把薛居正這個不識時務地老頭兒拖下去,自己的登基儀式順利結束就行了。

薛居正被狼狽地拖走。一面被拖,這位老人一面在心裏想著,自己畢竟是宰相,晉王為了自己聲名著想,也不見得會立刻殺了自己,但當晉王真正地坐穩龍椅之後。迎接自己的會是一杯鳩酒,或者是一方白綾?

便在此時,有很多人聽到了隱隱的一聲嘆息。

嘆息聲出自此時文官班列首位參知政事呂馀慶。

呂馀慶曾經與趙普交情極深,但因為兩年前葉塵在開封修河堤打賭一事,被趙光義趁機暗施手段挑撥離間,自此與趙普風道揚鑣,暗中傾向於趙光義。最主要的是自那件事之後呂馀慶反而越加被趙匡胤所看重,甚至呂馀慶好幾次愚蠢的與葉塵結下死仇,但趙匡胤依然對其重用,且手中權力越來越大。現在看來,這位以勤儉死板而名揚大宋官場的大宋副相即不是趙普的人,更不是趙光義的人,而是那位已經逝去的皇帝陛下的人。顯然,趙普這個老狐狸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兩年前呂馀慶暗中傾向於趙光義時,他沒有絲毫反應。

呂馀慶看著薛居正,一臉肅然凝重且決然的出列,跪下,叩首,擡首,張嘴。

“臣請晉王殿下收回旨意。”

群臣大嘩。

趙光義更是面色微變,藏於袖中地手微微發抖,顯然已經怒到極致,他絲毫都沒有料到呂馀慶居然會在此時出來旗幟鮮明的與自己做對,同時他也終於明白呂馀慶本來就是自己那位哥哥特意送到自己身邊最大的一個暗子。

呂馀慶低著頭,頜下三寸清須無比寧靜,朗聲說道:“如今既然出現兩份陛下遺詔,臣認為應當弄清兩份遺詔真偽,才能根據陛下遺詔內容再論天子登基一事。”

強壓下怒火,維持堂皇風度趙光義還未來得及發話,呂馀慶低頭再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找到陛下真正的遺詔。臣懇請晉王明裁。”

今日殿上情勢兇險,誰也沒有想到呂馀慶於長久沉默之後,忽發錚錚之音。竟是當著晉王和群臣的面,比起薛居正的寸步不讓,更是字字句句直刺隱情!

晉王在朝中自然有自己的親信,此時這種時刻,自然不是趙光義想看到的,但對於一心想要在新皇面前好好表現一下的人來說卻是喜聞樂見的,且爭先恐後的站了出來。

翰林院承旨陶谷卻正是做這種事情的佼佼者,每次都是反應最快的一人,搶先站出望著呂馀慶和薛居正冷然說道:“葉塵中毒昏迷數月之久,至今都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先帝怎麽可能會給他留遺詔。”

“此外,晉王殿下在玉皇頂陛下駕崩之時剛好在先帝身邊,先帝才有時間留有遺詔,此事不但合情合理,且有當時在玉皇頂上數十名官員和內侍作證。二位宰相大人如今巧言令色,胡攪蠻纏,不知這背後可有甚不可告人地秘密。莫非與魏王、白滄海乃是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