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地宮(第2/2頁)

“葉塵狗賊,你以為這樣就能夠挑撥朕與宰相之間的關系。”趙德昭喃喃自語,很想將這信紙撕了,但是最終還是讓心腹太監放了起來。且有一股將趙普撕碎的沖動。

錢乙到來之後,聽了趙德昭說了葉塵信中所說關於解毒的內容,怔了片刻,檢查過趙德昭身體之後,沉思半晌,說道:“從陛下的身體來看,的確是沒有任何中毒跡象。但是陛下以後會不會毒發,臣不敢保證。”

趙德昭聞言,神色又變得陰沉起來,若非錢乙的神醫之術他今後還有很多依仗,他真想下令將錢乙處死。

……

……

葉塵自離開封那日起,便時不時的暢想一下自己將要建立的國度會是什麽樣子,他夢想中或者想要建立的國度自然是很好,甚至完美的。簡單的說,可以用二十四個字來形容——君王仁慈英明,百官賢良忠誠,軍隊強大勇猛,百姓富足安樂。

但等他到達西北,漸漸開始掌控自己的地盤,關心自己治下百姓的時候,才漸漸發現自己想要建立的國度距離現實還很遙遠,甚至感覺幾乎不可能。

比如,君王仁慈,他現在很清楚自己或許有“仁”的一面,但自己這些天做的事情與“慈”沒有半點關系。由他下令,或者因為他的原因這些天死的人太多了。

這些天隨著他逐漸對自己治下百姓和各個少數民族部落、山寨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後,他發現自己想要當唐宗宋祖那樣的民君都很難,因為他治下的百姓遠沒有大宋百姓那樣良善,那麽聽話。

所以,他需要下亂世用重典,設定嚴酷的暫行律法,從而讓一些在他看起來其實是只是小罪小錯的事情,但因此卻殺了不少人。

這個過程中,當然是要恩威並施,簡單的說要給百姓一些好處。這樣才讓新得來的五個州城中的百姓、降卒稍微歸心了一些或者說消停了一些。

此外,他和古今中外所有的君王一樣,都需要麾下勢力大臣的各種平衡,一樣需要心底很陰暗的時候,一樣需要經常很虛偽的喬裝偽飾,一樣需要在大多數時候口是心非。最重要的,所有開國之君,在建國之初必須要心狠手辣。

照這樣下去,葉塵感覺自己最後建立的國度只能是和大宋一樣的模板,甚至還不如大宋。

若是這樣,葉塵自然是非常不滿意的。

失去信心或者懈怠這種情緒自然不會出現在葉塵的身上,想了一會千頭萬緒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後,葉塵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和決斷,然後傾聽著門窗外西北最具特色的呼嘯大風和旁邊韓可兒細細的呼吸聲,很久才慢慢睡去。

……

……

夏州原李光睿的府邸已經成為葉塵臨時住所,而原夏州知府王寶興州府衙門成了葉塵的“小朝廷”所在。

此時在這座規模面積甚至比京都開封府還要大的府衙議事廳中,韓熙載鄭重其事地說道:“天下喪亂,始於人心喪亂,人心喪亂,始於道統淪喪,而道統淪喪,始於主昏臣亂,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則生亂世沃土。唐末以降,五代亂世便是如此。”

“而皇帝的墮落,必然導致朝廷昏暗,政治無序,天下大亂,奸臣小人竊居高位,掌握權柄後,肆意破壞國家機器和秩序,良臣功將必將享受不公正的待遇,從而願意為國家盡心盡力的真正人才必將心灰意冷,整個朝廷混亂不堪,所有的官員已經忘記了去治理國家,只知道在昏暗中如何去謀算自己的利益,勛貴們怒氣漸重,對國家失去希望,開始有非分之想,沒有人為這個國家最弱勢的群體——百姓去爭取利益,從而百姓被層層剝削無法活下去,軍隊享受不到應有的待遇,並且被腐蝕,然後墮落。於是,這個國家便也到了滅亡的時候。南唐的滅亡便是一個典型例子。而下官其實便是這奸臣小人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