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契約制度(第2/2頁)

與此同時,葉塵也讓楊繼業等人加強練兵,且在八州之內征召一萬漢族新兵。此外,統屬關系、人員委任、錢糧收支、各路武裝、糧秣拱應,也都在韓熙載和馬文韜等人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官行政體系漸漸成熟穩定,進入正規。

投靠葉塵的各路勢力成份復雜,有的可以直接納入葉塵的直接管轄之下,有的暫時要以羈縻為主,有的還要進一步進行籠絡,不管哪一路勢力,只要是因為懾服於葉塵的強大,希圖得到他的庇護,相應的他們當然要付出代價,然後付出多少代價、得到多少利益,這就大可商榷了。相反,一些勢力不管是不是受聖堂暗中蠱惑,或者自身的原因,企圖在葉塵境內生存,但卻不願意向葉塵表示臣服,自然要受到一定的懲罰。

韓熙載這些天可謂是大展拳腳,在葉塵進行禮節性的接見之余,全賴韓熙載與各路首領頭人唇槍舌箭、軟硬兼施,把一項項既定政策與被實施者徹底敲定下來。

由於事涉各方利益,談判桌上全然沒有了體面尊卑,西北各部的首領粗獷豪放,桀驁不馴,本來也不大懂得規矩的,習慣說大嗓門說話,所以在帳外聽著都像吵架似的,何況本來就是在爭吵。

韓熙載可是真正的老狐狸,什麽樣的場面沒有見過,原來在南唐因為國弱君弱,從來沒有施展的余地,此時可不一樣,葉塵已全權授權於他,而且他是站在強勢的一方,那真是揚眉吐氣的很。

為了每一項談判項目,韓熙載全力以赴,錙銖必較,把這些馬上的漢子談進了絕地,雙方吹胡子瞪眼睛、掀桌子摔茶壺,那是時常見到的場面,等到摸清了對方最終可以接受的底牌,熟悉西北形勢,又與這些頭領大多認識,且扮紅臉的馬文韜便出場了。馬文韜為官多年,雖然為人有些狂妄,但並不缺少長袖善舞的玲瓏一面,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那些各部首領自覺得又有了面子又有了裏子。當然,與給葉塵這邊盡可能的爭取到了最大限度的好處。

雖說這些事累得韓熙載和馬文韜筋疲力盡,可是那種成就感卻是兩人以前從未體驗的,尤其是以一個強勢者與弱勢者談判,那股子揚眉吐氣的感覺,讓兩人真的很享受。此事過後,兩個人縱然心中還沒有下定從此死心塌地效忠葉塵的決心,但是卻已在潛移默化之下,不知不覺的徹底和葉塵綁在了一起。

葉塵到達西北之後,便大力提倡並讓韓熙載和馬文韜推廣契約制度。

一紙契約到底作用多大?一紙契約,保證它能得到履行的條件有很多,即便沒有更多的強力措施,一個勢力的首腦輕易也是不會撕毀契約的,只因為“信用”兩字。

信用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如果一方勢力派系的首腦人物烙上一個出爾反爾、言而不信的標記,傳揚出去這個人基本上就很難再得到其他勢力的認可和支持。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哪怕大奸大惡之輩,也是絕不情願輕易撕毀承諾的。

葉塵從後世而來,可謂是兩世為人,對這一點更是有著深刻的認識,研究認識了西北各個少數民族桀驁不馴,習慣散漫的人情風貌之後,他便定下了推廣契約制度的決定。

當然,契約制度只是一個推力或者說形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讓這種形式變成實際,讓這些頭領對承諾契約遵守和重視的自然是絕對的武力威懾甚至殺戮。

……

……

聖堂在西北各勢力的影響力,甚至於控制力顯然還有葉塵的意料之上。各個勢力頭領回歸沒幾天,葉塵治下便發生了兩件事情。

葉塵合上胡三光和馬文韜各自送來的卷宗,嘆了口氣,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