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取死之道(第2/2頁)

班頭對自己麾下二十名戰士剛才的表現很滿意,對自己剛才說話將人引誘出來的計策更加滿意,此時微微一笑,罵道:“沒出息的東西,跟著王爺打天下,升官發財有的是機會。好了,將屍體都拖到密林中去,不要放在路上。”

……

……

格多部是鹽州境內一個土蕃部落的聚居地。他們從漢人那兒學會了農耕,在附近開辟有一些農田,同時又在附近放牧以為補棄。因為有了農田的收入,所以他們的族人不用像草原上的那些部落一樣逐水草而居,四出遷移,過著相對穩定但依然還是很清貧的生活。

和羌族山神寨經歷類似,格多部族長聽一位多年的老朋友說到一些關於所謂“真實”的祥符王消息,從而經歷了和山神寨寨主同樣的認識轉變過程,且做了一樣的蠢事。

五年前,距離他們部族很近,且一度屬於他們的一個青鹽井被大宋靈州知府強行歸為大宋官產,當時畏於西北邊軍的強大,他們忍氣吐聲。眼下,格多部的族長認為是收回這個鹽井的大好機會。所以,他派人去將鹽井搶了回來。並且殺了看守鹽井的三十名鹽司衙役和一百多名開采青鹽的百姓。

格多部算了一下,將青鹽井一個月開采出的青鹽全部賣出去,換來的財物已經抵得上如今他們部落半年的收入。所以,格多部上下都很高興。至於那位連守城軍隊都不夠的祥符王,派人前來報復的可能性太小了。格多部族長和長老都是這樣認為的。

……

……

羌族山神寨族長日珂澤今天一早剛剛起床,就接到一個消息——山神寨被包圍了。大吃一驚的日珂澤登上堡寨箭樓,才發現包圍山神寨的竟然是一支一千人左右的漢人軍隊,來自靈州的漢人軍隊。

日珂澤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吹響號角,召集所有族內戰士,出城與來敵決戰,他決不容許別人侵上門來挑戰他的權威,區區一千漢人騎兵,就敢欺上門來,向數量相差不多,且自幼生活在馬背上他們羌人勇士們挑戰?看來那位祥符王果然手中沒有多少兵,堂堂祥符王才派一千人來討伐他們山神寨。

然而,一戰之後的結果,卻是讓日珂澤等山神寨的人感到難以接受。

來自靈州的這一千名騎兵,手中強弩竟然可以一口氣射出五連發,這是日珂澤聽都沒有聽說過的,這一千騎兵身上的盔甲之堅固、戰刀和鐵槍之鋒利也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拼殺戰陣之犀利也是他們從未碰見過的。

山神寨生活在蕃漢混雜地區,半牧半耕,騎射本領並未摞下,比起尋常宋軍都不怕一戰,即使遇見這樣的一千騎兵,他們也不畏一戰,更有信心殺敵。

因為,山神寨占據著地利,且戰士與來敵相若,又有近萬名族人支援,一些婦孺、半大小子拿起武器也能夠抵得上半個戰士。所以,日珂澤依然並沒有擔心,他傾巢而出,欲一戰之下便將這股來敵全部擊潰。不料,他帶領一千精騎掩殺出來,將一千來犯之漢人軍隊迫退,正欲乘勝追擊之時,竟然又有兩支各有五百左右的騎兵從天而降一般從左右兩翼掩殺過來,然後正面那一千漢騎反殺過來。

若非日珂澤的族人見機得快,立即護著族長後撤,連他這個族長都要葬命在這突如其來的兩支精騎箭雨之下。一千對兩千,單兵戰力、武器裝備比他們強不止一籌,而且是以有備算無備,結果已經可想而知,一千精騎活著退回山神寨的騎士竟不足六百人。

這樣殘酷的絞殺,只一戰就把山神寨迎戰的勇氣徹底打沒了,失去了兒子、丈夫、父親的族人放聲大哭,整個堡寨中到處都是嗚咽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