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趙普的擔憂(第2/2頁)

旁邊一名客人也接口道:“幾位或許有所不知,我祥符國如今猛將如雲,但文官可一直缺少。祥符學院畢業的學生朝廷自然會重用。”

三名書生聽了之後,互視一眼,感謝了金來喜,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一番之後,下樓結賬,雇了馬車,匆匆出城,向綠水湖祥符學院而去。

……

……

“倭國怎麽就這麽弱?這麽快便被劉金元攻破了京城。”

宋國宰相府,趙普聽了宋衛府情報司使範長才的稟報之後,一臉驚訝。這才多長時間,倭國連京城都被燒掉。

“老夫記得有唐時傳下來的典籍記載,說那倭國是海東大國,方圓數千裏,人口幾千萬?怎麽連京城都丟了?劉金元才帶了三千多人而已。就算你們打探到葉塵在海外還有據點,能有多少人手?”

範長長說道:“啟稟趙相公,倭人的國都平安京並無城墻,據聞倭人只在外圍修築了一道長墻和幾處寨堡。”

趙普聽得一愣,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倭國京都叫平安京,但卻不居安思危,連個城墻都沒有,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在大宋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城墻。南方有相當一部分城市都是沒有的,甚至包括一些州城,只在官衙等城市重要建築有圍墻保護。理應設置城墻的位置上,就只有一道籬笆。有的是木樁,不過更多的是柳條,主要是因為其扡插便能成活,等其長成大樹後,就是一條不錯的防線。

但一國之京都沒有城墻,那就是倭國人自己取死之道了,連至關重要的京城都不修築起城墻,這是開門揖盜。若不是這倭國本有海水為外防,早不知給滅亡多少次了。

“可就算沒有城墻,以倭人之大、人口之多,也不該敗得這麽快。老夫可是聽說他們的刀劍很鋒利,倭刀在京師中賣得也很貴。”

範長老小心翼翼地說道:“相公所言甚是,只是一國之軍力強弱,並非在刀劍一項,還弓弩、甲胄,特別是士兵的勇武和將軍的謀略,無一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這些方面,估計倭人是遠遠不及那劉金元,所以才會敗得如此之快。”

趙普也感嘆道:“是啊!我大宋兩次在祥符國面前大敗,契丹鐵騎厲害吧,還不是在祥符國大軍面前一戰而敗。那劉金元所屬雖然遠在海外,但同樣是祥符國葉塵的人,怎麽可能不厲害。”

趙普說的話,範長才聽了若有所思,突然身體一震,臉色凝重地說道:“相公說得是,祥符國軍隊的確厲害。只是下官亦知我大宋國中精兵強將盡在北境和西北,劉金元所屬渡海後都能在旬月中滅了倭國。萬一他們占領倭國之後,再以倭人為兵源,擴軍練兵,有朝一日渡海繞過河北,從淮東、江南登陸又當如何?”

趙普冷哼一聲,說道:“你乃宋衛府情報司使,到現在才想起這一點,比起當年華夏衛府的許方義和胡三光差距不少啊!”

範長才滿臉漲紅,但趕緊深深彎腰拜下,說道:“下官愚鈍,請相公恕罪。”

趙普嘆了口氣,說道:“好了,以後用心做事,不要光顧著打探消息,也要多動動腦子。”

範長才趕緊說道:“下官謹記相公之言,定會用心做事,多動腦子。”

趙普擺了擺手,讓範長才坐下,又說道:“此次倭國速敗,其實很大的原因是閉關鎖國的結果。你可以想一下,倭人關起門來稱皇帝,有淵海為防,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可是當惡敵上門,便全無應對之法,除了投降,也只有死了。所以,劉金元所屬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麽厲害。不過,海防之事,不得不防。”

範長才謙虛的請教道:“依相公之見,又當如何應對?”

趙普說道:“自然是要加強水師,並修造海舶。”

倭國對大宋來說都是遠隔重洋,但不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需要一只能在海上作戰的精銳水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