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血戰蓋朱城(上)(第2/2頁)

馬永斌方松了口氣,跳過去割了那吐蕃人的首級,正要著人懸起來,鼓舞士氣。不料馬上就看到另一處又有吐蕃士兵登上城來。

而此時,城外鼓角之聲,更加急促猛烈。馬永斌心中也是一陣打鼓,看著拓跋風熊率了幾個部下趕過去,將那幾個吐蕃士兵打下城去,心中緊繃的弦稍稍松了一點,然而馬上又輪到他去另一個缺口苦戰。

吐蕃大軍對蓋朱城的驟然猛攻,從最開始,便似暴風驟雨一般,猛攻了一個多時辰,仍然未見到絲毫的減弱,反而一波強過一波。馬永斌憑著感覺,判斷吐蕃軍應該是從南、東、北三面同時猛攻,但他實在很難明白,對方統帥格旺多傑是如何讓部下這些吐蕃士兵會如此拼命的。或許這與旅長昨日開會時猜測吐蕃人中有宋人攻城高手指點的原因。

東面城墻之下,一波又一波的攻擊過後,留下的屍體至少已經有五六百具,但這些吐蕃士兵卻似中了邪似的,一次又一次的沖向蓋朱城的城墻,仿佛毫無畏懼之意。但馬永斌卻已經從心底裏生出一股怯意。

吐蕃大軍在半個時辰前調整了部署,他們將東邊的箭樓全部集中到了東城偏南一處巨型弩槍難以瞄準的死角。並且悄悄向前移動了約十步左右,一直在城墻上陷入苦戰的馬永斌與拓跋風熊都沒有注意到這個變動,結果在那裏燒油鍋的幾個民夫先後中箭,寬約二十步的一段城墻,有一小段時間幾乎完全被吐蕃大軍的箭樓所控制。拓跋風熊親自率領著幾個士兵,挑著布慢沖入箭雨中,架起布慢遮蔽箭雨,但是延著雲梯攀沿而上的吐蕃士兵,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盡可能的砍斷布慢的竹竿,在這一來一去的爭奪血戰中,那二十步寬的城墻上,竟然便倒下了二三十名祥符國士兵。

可是,馬永斌幾乎抽調不出一個人去增援拓跋風熊。祥符國立國這一年多,防守敵人主要是宋國和遼國,且因財政始終緊張,所以在宋、遼方向城池、軍寨都修建的很堅固、也很高。而蓋朱城雖然也算是重要關口,但畢竟不是在邊關,且蘭州方向之前也並非主要防守方向,所以並沒有修建的如宋、遼方向軍寨城池那樣堅固、高大。

所以,蓋朱城相對來東邊和北邊的邊關城寨說,實在太矮,這對於守城方來說,極為不利。他們不僅直接置身於敵軍箭樓的射擊之下,低矮的城垣,也不利於防守雲梯,無論是滾石檑木與滾燙的油水,以及火藥包、輕燃油都不可能無休止的向城下傾倒,於是不斷的有吐蕃士兵登上城頭,與祥符國士兵肉搏。而這又鼓舞了後面的吐蕃士兵,讓他們總是不斷的看到希望,以為只要再攻得猛烈一點,他們就可以攻破這座城池。

而馬永斌與拓跋風熊的兵力在不斷的消耗中,越來越少。連馬永斌都開始感到疲倦,士兵們的體力也漸漸不支。但每次請援的士兵,帶回來的命令都是死守。

馬永斌知道還有一個營的兵力在沒有戰事的西城輪休。但那個營長是個固執而死板的人,沒有旅長丁加剛的命令,他絕不會調動麾下人手,更不會讓輪休的士兵參戰。

祥符國軍隊本就極重服從命令,丁加剛更是如此,他所頒軍令,從未對士卒失信過。輪到他們休息了,就可以休息。就算天塌下來,丁加剛也絕不會失信於部屬。

馬永斌並不指望那丁加剛會打破此成規,但若再無援兵……

在勉強又抵擋住吐蕃軍隊的一波攻擊之後,馬永斌斜靠著“女墻”坐在城墻上喘息,突然之間,便感覺到自己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感所包圍,小腿竟然害怕得不停的抽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