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如何撤退(第2/2頁)

而曹瑋說服格旺多傑反對夜間撤退的理由也很充分——雖說入夜之後,雙方都已經收回了大部分的遊騎,但鄧崇軒和丁加剛都是老於行伍,一定都會有所警惕,吐蕃大營稍有異動,他們就會發現。這樣喪失了突然性的話,趁夜撤退就不過是挑起一場夜戰。而格旺多傑麾下有兩萬多的大軍,如果列成一個方陣的話,隨隨便便也是正面寬度超過七八裏。這等重兵集團,極其依賴於旗鼓的指揮,特別是旗幟,而在夜晚,即便是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士兵們多執火矩,也最多能看得見有一面面旗幟,至於旗幟的顏色、形制,在戰鬥當中,絕大部分將士都是很難分辨清楚的。因此,對夜戰來說,人馬越多,就越是容易混亂,無法指揮,一旦發生混戰,自相攻擊甚至造成炸營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格旺多傑的麾下,還有大量的部族屬軍。在夜戰當中,這些軍隊的存在,絕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但這個時候,格旺多傑想拋下這些部族屬軍帶著自己嫡系近萬大軍突圍也已經不可能,否則的話只怕不用朱雀軍團動手,他們內部立即就會內訌。

當然,這種混亂是雙方的,除非朱雀軍團固守不出,否則他們一樣也要接受夜戰的考驗。這也是在各部族要求夜間撤退曹瑋和格旺多傑勸說無果之後,曹瑋和格旺多傑覺得夜間撤退也並非沒有值得冒險的理由——朱雀軍團有可能害怕混亂而不敢出戰,即便出戰,這種混亂也將讓勝負變得難以預料。但這些天與祥符國大軍交戰的經驗,卻讓格旺多傑隱隱覺得,他所面對的朱雀軍團,應對混戰的能力,可能要遠強於他們吐蕃的軍隊。

此外,撤退的方向也是個問題。甚至有部族將領認為此時根本不應該撤退至東南邊的蘭州死地,而是索性向西南方向撤退,繞過蘭州,走山路回河湟才是正確的選擇。雖然曹瑋和格旺多傑覺得此事如今已不重要,但是,對於部族將領來說,這可是至關重要的。向蘭州方向撤退?就算成功了,蘭州城還不照舊是絕地?在這個軍心已經十分脆弱的時候,這樣的計劃,就算在軍事上真有可行性,可要說服掌握有一萬五千多部族軍的將領追隨,卻幾近不可能。

格旺多傑明白,他可能還有最後一次選擇的機會。不是選擇更好的一個撤退方案,而是去選擇不是最壞的那個方案——這次的決定,將直接決定他和兩萬多大軍,乃至郢成藺逋叱和蘭州城內三萬大軍的生死命運。

盡管心裏面波瀾起伏,前所未有的猶豫不決,但是,從外表上看,格旺多傑反而變得從容鎮定起來。這一點,讓曹瑋暗自發現郢成藺逋叱看重格旺多傑,讓其獨領大軍並非沒有道理。

格旺多傑坐在胡床上,用絹布仔細擦拭著他的馬刀,他身邊的人都很熟悉他的這個習慣,每一天,格旺多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來,擦拭著他的這柄馬刀,卻極少有人知道他的這個習慣是怎麽樣形成的。

這個習慣已經有十余年了,每次擦拭這柄馬刀,格旺多傑就會想起十幾年前的那次戰敗,那是河湟吐蕃王國建立時的一場微不足道的小規模戰鬥,對手只是一個不服郢成藺逋叱大人的小部落。

但是,那個時候,作戰只知道勇往直前的格旺多傑,卻被敵人算計了,和五百余名騎兵落入敵人的陷阱,全靠著部下拼死沖殺,格旺多傑才僥幸保住一條性命,但五百多名部下,最終沒有一個人活下來。

後來他重整旗鼓,報了一箭之仇,幹凈利落的擊敗了這個部落,殺掉那個部族的頭領,這柄馬刀,原本便是那個頭領的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