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吳越王復國(第2/2頁)

……

……

而與此同時,遠在數千裏之外夏京,祥符國皇帝葉塵開始了他天定三年的巡視之旅。

葉塵的第一站就是夏京府下轄的武工縣。

武工縣之所以能夠成為葉塵的第一站,自然是因為武器裝備生產基地就在武工縣,實事上就是因為先有了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然後才在短短兩年多時間發展成了武工縣。

可以說在祥符國,武工縣的防禦強度僅次於皇宮,光是駐軍便一個常備步騎混合旅,另外安全部在這裏設有一個分部,麾下有數百名探子暗中盯著附近一切可疑人員。因為祥符國數十萬大軍的武器裝備軍械,全部由這裏的武器裝備研究司所研究發明,然後由各個軍工廠生產制造,再配發九大軍團、特種大隊和各州縣城防軍。

如今的武器裝備生產基地,已經在短短兩年多時間中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武工縣一半土地都被那高大的圍墻圈在了裏面,占地方圓數十裏。研究司和各個軍工廠所屬匠師和技工已經多達七萬多人。其中專司研究發明的大匠師已經達三百人,其中有數十名最為頂尖的大匠師出自祥符學院格物院。另外,主導具體生產的高級匠師多達兩千人,每一個匠師和技工都是經過嚴格的政審,又經過技工學校培訓。

在葉塵的大力推動之下,祥符國對於這個時代原本地位低下的匠師不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都給予了非常高的待遇和地位,大匠師的俸祿和一個知縣相仿。凡是對武器裝備有革新或者重要發明,都按照軍功計,有三十多人先後已經賜予了官位,再加上專利審報獎賞制度在祥符國的逐漸成熟和普及,站在全國和時代的高度講,祥符國以軍工為首,民間手工業為主的科技創新洪流已經轟轟烈烈的開始影響著祥符國的一切——糧食收成,百姓收入,軍隊的戰力、百姓的生活便利等等,一切的一切。而往小裏講,這一系列的政策極大的提升了武器裝備生產基地所有匠師和技工的研究創造和工作的積極性。從而讓祥符國的武器裝備始終遠遠將宋、遼等國家或者勢力超越。

“聽說宋國和遼國也成立了武器裝備研究司,拿著我們祥符學院的課本進行研究,對我們的武器裝備進行模仿,但他們卻根本沒有看清我們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學了個皮毛而已!”葉塵在數月前聽胡三光將安全部打探到關於這些消息時,毫不在意的當著滿朝文武說道。

馬文韜、楊繼業、喻文、連繼城等人的陪同下,在武工縣知縣李陽輝、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總管劉東明、武工縣常備步騎混合旅旅長孟光勾等人迎接下,葉塵走進了武工縣。

武器裝備生產基地占了武工縣一半地方,總管武器裝備生產基地的劉東明已經是正四品,比武工縣知縣還要高了六級。作為武工縣知縣其實最主要的任務便是在生活方面保障好武器裝備生產基地。要知道基地裏面足足有七八萬匠師和技工,每日吃穿住行所耗費極大,武工縣老百姓也是靠基地吃基地,一個個日子過得富足得很。別的不說,光是基地外面林立的那上千家各種各樣的商鋪、酒樓、茶樓、青樓、客棧等等,要知道基地中的匠師,包括技工俸祿都不低,有了錢總是要消費,只要有人有消費自然就會帶動一個地區的商貿,使其變得越來越繁華。

與此同時,以宋、遼兩國為主的各大勢力的密探在武工縣也是最多的,誇張點說各個勢力派往祥符國的探子光是武工縣恐怕就占了一半之多。所以安全部在武工縣的分部也是各個分部中最忙的,幾乎每過幾日便會有抓獲。

安全部的行動司的高手突然將某個店鋪或者某個不起眼的院子圍住,然後將裏面的掌櫃或者小二、夥計,甚至縣衙的某個捕快抓獲。這種事情武工縣的百姓都已經習以為常,見慣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