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來自契丹的威脅(第2/2頁)

李明軒的鎮定讓趙德昭稍微恢復了一些冷靜,說道:“若契丹出兵奈何?”

李明軒耐著性子,說道:“陛下不要擔心,趙贊統領的北方大營十萬大軍都是精銳,另外我河北兩路城防軍、廂軍加起來還有二十多萬。且趙贊乃我大宋先帝留下的善戰老將,契丹大軍想要南下沒有那麽容易。更何況,契丹雖不怕我們大宋,但卻極為忌憚祥符國的九大軍團,而葉塵和契丹蕭太後同樣是死敵,葉塵欲征戰天下,統一諸國的心思已經不是什麽秘密,契丹雖想趁著我大宋內患之際,占我關南、代北二地,但若真已經定下發兵南下決心,臣以為可能性很小。”

趙德昭臉色稍緩,說道:“只是遼人劫掠成性,萬一派兵南下打草谷,亦不是沒有可能。”

李明軒心中搖頭嘆息,他本想當一代名相,可惜他的主君實在是爛泥扶不上墻,經不起挫折和坎坷,壓力一大,只會驚慌失措。要是有太祖皇帝十分之一,也不致於如此惶惶不堪。

“陛下放心,只要契丹不大舉南下,契丹部族軍打草谷的散兵,趙贊定能將他們擋得住。”李明軒只能耐著性子給趙德昭盡可能的信心或者說安慰,讓其不要慌亂,從而影響到整個朝堂,乃至整個宋國。

趙德昭怎麽可能不畏懼,葉塵固然恐怖,但是契丹人同樣是漢人的噩夢。自唐末之後,多少次入侵,將契丹鐵騎的恐怖寫進了漢人的噩夢裏。雖然先帝自六年前將北漢收服,打退遼國援兵之後,隨著宋國的強大契丹人再也沒有在兩國交鋒中占過便宜,但是如今的宋國和太祖皇帝時候大不一樣了。

……

……

作為宋遼交界的河北三關——淤口、益津、雄縣。

說是關,其實無險關,無要隘,本無險可據,就是三座建於平原上的城寨。是唐末在燕山失守之後,為防止契丹鐵騎入侵而修築。不過三關很快就被契丹人奪取,直到周世宗柴榮出兵收復。

但三關的位置不過是一片因黃河泛濫而造成的鹽堿地,故而大宋開國後,縱屯有大軍,契丹騎兵依然能隨意深入宋境。畢竟宋國和遼國相接的國境線太長,宋國不可能有那麽多的大軍守住一切遼軍能夠入境之路。

代州是大宋河東路重要邊防州郡,在雁門山古長城一線以北,代州與遼國西京道轄下朔州、應州、蔚州三州接壤,大宋沿代州邊境由東向西修築了瓶形寨、梅回寨、麻谷寨、義興冶寨、天石寨、茹越寨、胡谷寨、雁門寨、西徑寨、土登寨、陽武寨、樓板寨等等數以十計的軍事據點,它與東邊的真定府,西邊的寧化軍、苛嵐軍、火山軍、保德軍、豐州,一起構築了針對遼國西京道和祥符國府州銀州的重要邊防線。

如若代州失守,遼人可以從兩條大道進軍,一是由朔州入原平,攻擊忻州,一條由蔚州長驅直入,進入代州,再經忻州,直抵晉陽府,而晉陽府一旦失守,向南,可以直接攻擊大宋的西京河南府洛陽;向東還可以立時瓦解真定府的防線,同時在黃河北岸威脅大宋的北京大名府,使得遼國南京道的侵軍能順利南下,這樣一來,大宋的京師開封,就直接暴露在遼軍之前了。

因為代州有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所以宋國北大營長期駐守此地多達一萬人。再加上代州境內的禁軍、廂兵、鄉兵,兵力達三萬計,此外代州民風之剽悍,殊不可輕侮,各種忠烈社、弓箭社,更是遍布各鄉各村。宋太祖趙匡胤還活著的時候,也就是葉塵還在宋國的那三年,宋國又在代州邊境,修繕要塞,增建軍事據點,遼人當時畏於宋國國力和軍力強大,再加上遼國內部不穩,本國實力實際上也支撐不起一場與大宋舉國相爭的戰爭,因此對於此事實是隱忍多時,靜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