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宋遼大野戰(第2/2頁)

室肪是遼國一代名將,官至樞密使,雖然兩年前在祥符國和當時的南院大王兵敗葉塵之手,且九死一生才回到遼國。但是葉塵的兇名太盛,這並沒有影響室肪在遼國的名望,相反這兩年來,在蕭太後的大力支持下,遼國先後大大小小十數次叛亂,都是由室肪調兵遣將所平定,雖然不是蕭氏族人,但隱隱已經壓過南院和北院大王,成為遼國軍中第一人。

而趙贊雖然也是宋國名將,但是比起李繼勛、曹彬、黨進來說,終是差了一籌,而且名聲主要來自於當年收服南漢和南唐之戰中,對遼人來說卻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但室肪卻是沒有料到,就這樣一個略有耳聞的宋將,竟然和他殺了個勢均力敵。

嘈雜的聲音圍繞著周圍,山嶺之上,趙贊身披大氅,騎著他的戰馬,目光死死望著整個戰場的情況,他偶爾便發出一道命令,派出預備隊,或是作出軍陣的調動,應對上戰場的變化。

這一場大戰,雙方的軍隊人數相當,雙方加起來已經近二十萬人。

放在後世現代,兩千人可以填滿一整個操場,人數擴大五十倍,山嶺間、荒野之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混亂中看清整個戰場的形式,辨認出每一支軍隊的所屬,甚至預測出視野所不能及的山野那頭,戰場有著怎樣的演變,等等!這些都是一個真正的名將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趙贊在宋國雖然資歷比不過李繼勛和曹彬、黨進,但是只要是參加四年前宋國收回南漢和三年前攻伐南唐時的那幾場大戰的人都知道趙贊的能力,他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名將。室肪只知道曹彬和李繼勛,雖然對趙贊的事跡也有所耳聞,但原本卻並未放在心上。然而,今天大戰一開始,室肪便體會到了趙贊的厲害和難纏。

從這一天的中午,戰鬥打響開始,趙贊已經將自己的麾下大軍所能夠發揮出的力量調集發揮到了極致,雙方的戰線展開,就有長達數裏的鋒線,而在五六個時辰的戰鬥中,一路輾轉延綿,到得此時,雙方鏖戰的距離超過了三十裏,近兩萬人將鮮血與生命留在了河北荒野之上,而至今,勝負之勢,已然難以看得清楚。

在其他人所不能察覺的神色下,趙贊的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心中的凝重和緊張遠遠超過他表面上所流露的那樣。他很清楚如今的大宋雖然不缺軍隊,甚至不缺精兵,但是軍隊士氣軍心卻是立國以來最為低落的時候,更別說朝廷拿不出足夠讓軍隊打仗所用的糧食。所以,從最開始他就知道眼前自己指揮的這場戰爭最後的勝負意味著什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場戰爭若是勝了,全國軍隊軍心士氣得以凝聚。而若是敗了,則本來就不高的軍心士氣立刻便會崩潰。而對軍隊來說,不管他以往戰力有多強,將官有多會打仗,但若軍隊軍心已經動搖,沒有了士氣,這仗根本就沒有辦法打。

趙贊當然知道軍心士氣受到影響與這幾個月內波及整個北方的流寇有關,往深裏說與朝廷對西北三路災民的做法有關。朝廷從沒有想過,士兵家人、親人幾乎全部是農民,當和自己同樣身份的士兵家人、親人受災時,朝廷和官府不但不救治,而且還讓人寒心無比的向敵國驅趕的時候,軍隊的軍心已經出現難以彌補的裂痕。

趙贊統領的北方大營十萬精銳之所以還能保持士氣,雖然主要是趙贊竭盡全力,用盡辦法維持的結果,但也是因為北方大營絕大部分將士家是在河北兩路,受災影響不大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