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祥符國出兵(第2/2頁)

五千名軍心不穩的士兵,直接導致趙贊帶領十萬精銳的宋國北方大營慘敗於同樣數目的遼軍之手。如今這六萬西北邊軍幾乎每名將士的軍心都受到影響,士氣焉能不受影響,戰力又怎麽能保持巔峰。

……

……

十一月二日,祥符國北路大軍,按照原定作戰計劃,黑狼、白狼、折蘭三大軍團,共十二萬人在慶州城下會師,在黃東秋統領之下,開始攻打西北邊軍大本營,永興軍路重鎮慶州。玄武軍團在展熊武的統領下攻打永興軍路通往河東路的咽喉重地延安府。

大體同一段時日,楊繼業統領的南路大軍,白虎、青龍、朱雀三大軍團共十二萬人,從熙州、岷州、洮州分三路同時出兵,青龍和朱雀軍團向秦鳳路府州秦州出發,白虎軍團則是直逼向大名鼎鼎的隴關。

歷時半個月時間,三個軍團一路攻破大小軍寨九個,四個重要關口,五個縣城。其中近半直接是望風而逃,百姓夾道歡迎。到了此時此刻,人們終於體會到葉塵耗費如此多糧食救濟宋國百姓的巨大好處之一,不但百姓心向祥符國,就連官員和守將同樣對宋國朝廷和天子失望透頂。另外,若是面對遼國、吐蕃等以殘暴出名的異族軍隊來攻,即使城中文武官員雖然對朝廷了天子極為不滿,但也絕不會投降,可是向葉塵建立祥符國投誠,卻是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十月五日,青龍和朱雀兩大軍團,共八萬人,另配屬特種大隊兩個營,兩千五百人,在楊繼業統領之下,兵臨秦州。而韓虎則帶領白虎軍團直取隴山。

隴山險要無比,據此東出,可控扼關中,據此南望,可奪漢中、巴蜀。隴山為六盤山余脈,綿延橫亙幾百裏,乃長安之右輔,其南有陳倉(後世寶雞)、大散關等關隘險要,扼關中、漢中、巴蜀之咽喉要沖;其山前則有隴關,控制著關中通向隴右的要道。

按照戰略計劃,楊繼業攻下秦州,走陳倉道,直逼京兆府。而韓濤以最快的速度打通宋國在隴山中修建的雄關——隴關,然後奔赴京兆府與楊繼業會師。

整個作戰過程中,葉塵定下的作戰要求是,要盡可能的減小損失,多用智,少用力,能用平和手段謀之的,就決不動武,充分利用百姓和官員心向祥符國的心思,安全部暗中與守城的文武官員接觸,實施策反、離間之計。這樣,注定了對宋之戰,是既打又拉,這並不是絕對的征服,過度的殺戳,反而會激起宋軍的仇愾之氣,不利於大計的施行。

當然,葉塵絕對不會如歷史上一些皇帝那樣,喜歡指手畫腳,事必躬親,恨不能直接指揮到一隊一伍的具體行動,幹涉前線大戰,結果導致戰敗。所以他關於南北兩路大軍,各個軍團具體措施,一概沒有,戰機瞬息萬變,並非遠在數千裏之外葉塵所能掌握,所以已全權交與兩位前敵指揮,給予前線指揮人員充分的自主權。

……

……

涼平縣,是隴關之前的一個大縣,守將是魏子勇。

此人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帶領五千宋軍負責駐守涼平縣城。

“將軍,該去巡城了!”深夜,魏子勇的親兵在門外輕聲說道。

魏子奇將八爪魚般爬在他身上的十五六歲的侍女推到一邊,有此不情願的爬起來,來到外間,簡單的洗漱,吃了早點,親兵給魏子勇拿來盔甲,服侍著魏子勇穿上,便向府外走去。

出了府,魏子勇擡頭看向祥符國方向,嘆了口氣,伸手接近親兵遞過來的腰刀,上了馬,說道:“走!去巡城!”

農歷十一月初,已經是寒冬,又是深夜,城上站崗的活兒,自然是城衛軍的活,城裏屬於西北邊軍的兩個指揮一千人自然不會來幹。城衛軍比起西北邊軍,不管是戰力,還是裝備,亦或是軍餉都相差極大,所以軍紀也是出了名的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