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勇敢的心

6月15日,近衛召集禦前會議,進行專項研究。

研究的還是那個讓他們頭疼和糾結了無數次的老問題:中國究竟落到什麽地步,或者說哪些地方被攻下來,才能夠搖白旗投降呢?

上海被否定了,南京也被否定了,最後以為是徐州。

從徐州會戰到蘭封會戰,再到花園口決堤,日本侵略軍死傷了三萬兩千人,約合兩個師團,徐州也總算攻下來了,可是蔣介石軍隊仍然沒有一點肯服軟的跡象。

顯然,徐州也不是,那就只有武漢了。

內閣大臣們認為,中國說大也就這麽一塊地方,要是能夠把武漢和廣州,特別是武漢侵占下來,蔣介石不服也得服。

近衛一錘定音,這回要把日本全部國力都集中起來,爭取一勞永逸,一年之內完全解決“中國事變”。

到此為止,已經沒有人記得局部化及不擴大政策了,這個窟窿越捅越大,再也難以補上,中日之戰開始正式演變成全面戰爭。

6月28日,“華中派遣軍”沿江而上,攻破了馬當要塞。

馬當號稱“水上馬其諾”,從南京淪陷開始,中國統帥部先後投入施工人員將近八百多人,花了一年多時間修築,滿以為足可抵擋一陣,不料幾天工夫便宣告完結。

馬當是九江的屏障,馬當一失,九江岌岌可危。

馬當守軍用重機槍進行阻擊,但仍未能守住要塞

“保衛大武漢”“保衛大武漢”,口號喊得震天響,誰也想不到,僅僅一個月時間,人家已經侵占到了你的鼻子底下。

蔣介石把駐守九江的令牌交給了張發奎。後者是當年的“鐵軍”軍長,薛嶽的老上級,而且也參加指揮過淞滬會戰,應該是最佳人選。

九江稱得上是個好漢雲集的地方,此處古稱江州,既有山水美景,又有鼎盛人文,所以施耐庵才會把“梁山好漢劫法場”的重要場景安排在這裏。

那正是梁山泊興盛的開端,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黑旋風”李逵拎著兩板斧,“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的生猛和火暴。

張發奎也在九江拎著板斧砍過人,不過他砍的不是“江州軍民”,而是孫傳芳,後者被他砍得狼狽不堪,節節敗退。兩個月之後,張發奎便在武漢因功由師長升為軍長,成就了北伐“鐵軍”的輝煌一頁。

說九江是張發奎的福地也並不為過。

禍福相生,是你的福地,就必然是別人的禍地,比如即將上場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