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銘

參加“4·29”空戰的中國飛行員中,表現最突出的是陳懷民。

陳懷民,江蘇鎮江人,畢業於中央航校。在“四大天王”戰死之後,他是當時僅存的優秀飛行員之一。

在一眾空中驕子中,陳懷民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年輕、健康、有活力。

少年陳懷民白天在學校念書,晚上隨父親習武,而且要麽不出手,一出手就驚煞個人,他曾連續奪得全國少年武術比賽的冠軍。這時候的陳懷民,如果不設時限,像極了20世紀80年代的功夫小子李連傑。

青年陳懷民在考入中央航校後,除學科成績冒尖外,還是學校籃球隊的絕對主力,自行車運動的愛好者和佼佼者。這時候的陳懷民,如果不設距離,幾乎就是“大灌籃”的代言人。

陳懷民,那個永遠的追風少年

校園的單車歲月,到處盛開著青春之花。

陳懷民代表中央航校籃球隊到浙江大學比賽,在那裏邂逅了自己的愛情,但是好景不長,突然爆發的戰爭卻使一對小戀人不得不淒然分離。

陳懷民是著名的“志航大隊”,即四大隊的骨幹,曾跟著大隊長高志航在淞滬前線浴血奮戰,“八一四”、“八一五”打出了中國空軍的威風。其間,他也是九死一生。

最嚴重的一次,飛機受傷後撞在大樹上,陳懷民被當場撞昏過去,等他清醒過來時,竟然發現自己的眼珠子都不在眼眶裏了,連忙用手把眼珠又硬按了進去。

等他傷愈歸隊之後,四大隊已移師武漢,熟悉的鷹式也換成了“燕子”,但是戰鬥並沒有變得更為輕松,而是愈加嚴峻和艱苦。

“2·18”空戰,陳懷民不僅失去了新大隊長李桂丹,還失去了隊長呂基淳,後者綽號“夜貓”,以擅長夜襲著稱,也是一位有名的空戰英雄。陳懷民自己則兩次跳傘脫險,等於兩次從死神那裏逃了出來。

如果可以不死,這個風華正茂的飛行員當然不願輕擲生命,特別是看到或想到自己戀人的時候。

熱戀中的女孩獨自跋涉千裏,使得兩人在武漢得以見上了最後一面,臨別時相擁而泣。

那個深夜,年輕人在紙上使勁兒刻畫著這樣的詞語:發狂、成瘋、相思……

本來“4·29”空戰那天,陳懷民並不在班上,只是因為有個飛行員剛好要結婚,就向陳懷民提出能否頂一下班,雖然明知此次空戰很危險,陳懷民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就在空戰發生的前一天晚上,陳懷民似乎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他在日記中提到了:

“死”——如果真的出現那種事情,你們不要悲傷,也不要難過,我為國家而死,死得有價值。

4月29日,木更津航空隊因為急於要去武漢進行轟炸,所以開始沖得很猛,戰況比後來遭遇蘇聯空軍伏擊時還要激烈和殘酷得多。

陳懷民的“燕子”很快就中彈起火了,他本來可以跳傘逃生,卻選擇了向對手直撞過去,兩機同歸於盡。

一部青春日記,才剛開了個頭,就結束了。

我去南京,在一位朋友的陪同下專程踏訪了航空烈士陵園。

即使是南京本地人,知道那個地方的人也很少,所以它雖在紫金山風景區內,卻幾乎就是一個冷清所在。

陵園裏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很多衣冠冢,看上去,這些逝去的飛行英雄們似乎仍然在準備整隊出發。

我們俯下身子,尋找著那些熟悉的名字,就像在探訪一個個師友故舊:高志航、劉粹剛……

終於看到了他,陳懷民,那個追風的陽光少年,那個勇敢的陽光少年,那個始終眷戀著青春和愛情的陽光少年。

耳邊忽然響起了一首憂傷而美麗的曲調——

我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見你。

我愛這世界,因為,我愛你。

這首曲調的名字,就叫: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