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猛楊六郎

與岡村所料不同,第九戰區實有兩匹“上等馬”,除了王耀武第七十四軍外,還有關麟征第十五集團軍,後者成了薛嶽掌握在手中的另一個撒手鐧。

關麟征,陜西戶縣人,畢業於黃埔第一期。

小時候的關麟征有兩個最。一個最,是由於愛調皮搗蛋,所以手心挨先生的板子最多。另一個最,則是他的學習成績最好,考試總是全班第一,但因為“前最”在先,所以被降格成了全班第二。

這是個不甘寂寞的人,要麽就好到頂,要麽就差到底。有看著他長大的長輩預言,這娃娃將來若成器,就是個楊六郎,不成器,則只能去賣賣麻糖。

一開始關麟征的抱負並不遠大。他投考黃埔軍校的初衷,也不是什麽“主義”或者“革命”,而是覺得當軍官很威風。他的終極理想是:能當上連長就不錯了。

但是多年前的那個預言終於沒有落空。

二十歲那年,他當上了連長,不過不是終極,只是起步,此後就開始了令人炫目的撐竿跳,而且越跳越高,頻率也越來越快。

二十四歲,成了新編師副師長,參加中原大戰。

二十八歲,已經是中央軍第二十五師師長,參加長城抗戰。

三十二歲,升任第五十二軍軍長,是保定會戰的絕對主力。

三十三歲,在台兒莊大捷中聲名鵲起,出任第三十二軍團軍團長。當時的黃埔畢業生中,能達到軍團長這一位置的一共就兩個人,除了他,就是胡宗南。

戰爭是成就名將的最好階梯,而每個人在戰場上又都有自己借以揚名立萬的一套。

長城抗戰,打到危急關頭時,關麟征曾以師長之尊親自在第一線發起沖鋒,十余個隨從官兵全部戰死,他自己也被炸傷多處,渾身是血。

徐州大撤退,關麟征率第三十二軍團向商丘轉移,但是路上一座橋被日軍封鎖,八挺重機槍對著面掃射,部隊怎麽沖都沖不過去。

關麟征見狀大怒,立即調來十幾匹快馬,自己騎在最前面,趁日軍機槍暫停射擊的瞬間,驅馬隊向橋頭飛奔過去,僅一個照面就把重機槍陣地給沖散了。

關猛上陣,得句猶如將成功

關麟征因而得名:關猛。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打響之前,關麟征已被任命為第十五集團軍代總司令,專負湘北戰場之責。

一切程序都按照薛嶽的預想在走,關猛所要做的,就是完美細節。

第十五集團軍除關麟征直轄的五十二軍外,其他都是七七八八的臨時歸屬部隊,總計達到六個軍二十多萬人。由於原先互不統屬,如何節制便成了一個最大的問題,特別是在後撤時,如果大家都搶著往後面跑,有計劃的撤退極有可能演變為毫無秩序的潰退。

關麟征以身作則,要求所有部隊長官都必須走在最後面,有帶頭逃路的立即予以軍法處置。結果這麽大一個規模的混編集團軍,撤退時卻井然有序,未讓日軍在追擊時找到任何空隙。

岡村本來以為在湘北打開了缺口,但情況隨後就發生了變化。

9月26日,本擬利用地形進行迂回包抄的日軍突然遭到了強烈抵抗,變得寸步難行。

這就是薛嶽的反迂回戰術,正式名稱是“爭取外線”。關麟征依計把主力部隊保持在日軍的側面,你迂回我,我必側擊你,讓對手始終無法舒舒服服地展開陣形。

迂回是日軍的慣用戰法,可以這樣說,日本人的戰術原則雖然花樣繁多,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一邊進攻,一邊包圍,在迂回上打轉轉。這個法寶一破,岡村就有些傻眼了。

此時他正好得到了一份情報,情報上說,第九戰區已在長沙正面集中了相當數量的大部隊和所有炮兵。

這是幹什麽,情況不妙啊。

再一看,第十一軍自渡過新墻河之後,已深入一百五十裏的距離,可是由於薛嶽采用了運糧上山、堅壁清野的策略,長沙附近的所有糧食都被運到山上藏了起來,連弄糧食的工具——磨粉舂米的玩意兒都沒留給小鬼子,前進部隊因此很難實現就地補給,有的已陷入軍糧匱乏的不利境地,必須依賴空投了。

宛如從夢中驚醒,岡村一下跳了起來。

你圍不了人家,就極有可能被人家所圍,倘若繼續前進,便只有死路一條了。

9月27日,第十一軍距離長沙已僅有二十裏路,可是岡村仍然下令停止進攻,各部隊沿原路急速返回。

10月2日,關麟征下令全面反攻,掉過頭來對日軍進行正面追擊和側面圍堵。早已集中起來的炮兵部隊推前攻擊,雖然還是只能以迫擊炮為主,但在第十一軍也沒有重武器隨身的情況下,馬上就像萬家嶺大捷那樣為步兵轟開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