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雄獅

聚齊兵馬後,中村旅團重新反撲。12月27日,昆侖關部分高地再陷敵手。

杜聿明決定聚攏全部力量,對中村旅團實施重擊。

第五軍是徐庭瑤第三十八集團軍的主力,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部隊。征得白崇禧和徐庭瑤的同意,杜聿明走馬換將,先將邱清泉新編第二十二師抽回,作為軍預備隊,再將第二〇〇師和榮譽第一師的部分防區也置換出來,使這兩只拳頭能全力以赴投入攻堅。

12月29日,正在指揮攻堅戰的鄭洞國忽然接到杜聿明的電話。後者極為焦慮地告訴他,第二〇〇師拿東北高地不下,損失慘重,已無力再攻,問他有什麽好辦法。

鄭洞國自己還在為西南高地苦苦搏殺,但他仍然以大局為重,將保存相對完整的鄭庭笈團調給戴安瀾指揮。

放下電話,鄭洞國仍不放心,又把得意愛將叫到跟前。

當初鄭洞國剛擔任榮譽第一師師長時,就對鄭庭笈這個團長予以格外信任和重用。起初有人不服,私底下猜測兩人同姓“鄭”,可能有親屬關系。實際上鄭洞國是湖南人,鄭庭笈卻是海南文昌人,哪裏扯得上半點關系。

鄭洞國是老實人,他不會任用那些虛頭巴腦的家夥,之所以器重鄭庭笈,是因為後者不僅個人操守好,而且治軍有方,勇猛善戰。

果然,鄭庭笈不負所望,上場一炮就讓中村正雄斃了命。

鄭洞國告訴鄭庭笈:東北高地俯瞰昆侖關,極為重要,軍部要求你要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倘若作戰不力,將施以軍法。

鄭庭笈回答:如果攻不下來,不用軍長殺我的頭,我自己殺頭。

東北高地確實難攻,由於日軍火力網密集,導致部隊傷亡很大,鄭庭笈手下九個步兵連長,有七個陣亡。

強攻不成,鄭庭笈改為智取,而且仍然是采用具有第五軍特色的步炮協同戰術。

鄭洞國是以少量步兵佯攻,鄭庭笈卻是利用夜色掩護,在日軍陣地前沿埋伏敢死隊,但兩人有一點是一致的,即都要用炮——第二天拂曉,鄭庭笈調動重炮對日軍陣地進行轟擊,打得鬼子不敢露頭。

炮擊剛停,敢死隊就呼嘯一聲殺出,在日軍還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將火力點一一摧毀。

獲得東北高地被攻占的捷報,杜聿明情不自禁地發出歡呼:昆侖關大門打開了!

所有高地裏面,只剩下了鄭洞國負責的西南高地未拿下。

鄭洞國實際上已經攻取了這塊高地,但因為這是中村旅團在昆侖關據守的最後一處制高點,所以對方仍在以死命相奪。

第五軍收復昆侖關,門口執勤的換成了中國士兵

把鄭庭笈調出後,鄭洞國自己的處境也變得異常困難。在西南高地上據守的部隊,人越打越少,最後團縮成了營,營縮成了連,陣地危在旦夕。

打慣硬仗苦仗的團長在電話裏一再告急,甚至哀求:實在頂不住了,弟兄們快拼光了,您就讓我撤下來吧。

鄭洞國沉默了幾秒鐘,一旁的參謀長舒適存急了,他生怕鄭洞國因為心軟而作出錯誤決策,因此一個勁兒敦促師長不能同意對方的撤退請求。

鄭洞國咬了咬牙,厲聲發出命令:決戰已至最後關頭,就是剩下一兵一卒,也要給我頂住,丟了陣地,我砍你的頭!

利用這段時間,舒適存已將師部特務連、勤雜兵、夥夫、輕傷員等拼湊起來,組成了一支突擊隊。

就像台兒莊大捷時的那最後一個晚上,當突擊隊出現在日軍側背時,一下子就打亂了對手的陣腳,西南高地終於得以穩固。

12月31日,邱清泉以淩厲攻勢突入昆侖關,完成了最後的收官任務。

昆侖關之戰,是廣島師團在板垣離開後吃到的第一個敗仗。按照日方統計,中村第二十一旅團的傷亡及失蹤人數超過一半,旅團長和隨後指定的代旅團長均被擊斃,聯隊長及以下軍官更是死傷殆盡。

戰後昆侖關的每個山頭都是彈痕累累,沒有一塊完好之地。雙方陣亡官兵交錯倒臥在血泊之中,連腳都伸不進去。

鄭洞國在視察陣地時,看到有一個大個子士兵的遺體,左腿已斷,全身遍布彈傷刀痕,但仍用雙手緊緊扼住鬼子兵的喉嚨。目睹此情此景,這位對慘烈場面已熟視無睹的軍人也不由得熱淚滾滾。

若幹年後,杜聿明對昆侖關大捷作出了如下評點:血花飛舞,苦戰兼旬,攻克昆侖寒敵膽。他本人因此戰而名揚中外,被稱為“昆侖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