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見

1941年3月15日,在園部的指揮下,日軍分三路攻向南昌以西的上高地區。

正面迎擊日軍的是李覺的第七十軍,湘軍雖然英勇,但要在平地或丘陵上與日軍正規師團作戰,還是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頭兩天,羅卓英剛好不在上高,由參謀長臨時指揮,後者實戰經驗不足,聽到前方戰事不順的消息後,顯得十分緊張,臉色也變得鐵青,坐在司令部裏一個勁地給薛嶽打電話,請示機宜。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給他打氣,“不要怕,這是日軍的老一套,打一下就會回去的。”放下電話,薛嶽立即催促羅卓英返回上高進行直接指揮。

3月17日,羅卓英趕回上高,並連夜召集幕僚進行商議。

開始是高層幕僚。他們的看法跟薛嶽差不多,認為日軍只是出來掃蕩一下,應避免決戰,先撤出上高,等其撤退時再進行追擊。

這是薛嶽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就采用的戰術,以後李宗仁也用,看上去既符合實情,也很穩妥。

如果是在南昌會戰前,也許羅卓英一點頭就同意了,但自那一戰後,他得到了第二個教訓:作為主帥,在從諫如流的同時,一定還要有自己的主見。

羅卓英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假如我們撤出上高,日軍繼續攻擊怎麽辦?”

中方指揮官在前線觀察敵情

他說:“上高後側與長沙相通,公路也未被破壞,對方是完全可以沿著公路直撲長沙的。”

眾人聞言,頓時都說不出話來。

為慎重起見,羅卓英決定擴大決策層次,讓所有幕僚人員與會發表意見。

多數底層幕僚都反對撤退,主張與日軍在上高展開決戰。這些小夥子大多血氣方剛,做夢也想幹它一場,況且位卑責就輕,對於打仗,自然要積極得多。

客觀地來講,高層幕僚的主張也不是沒有道理。園部的“短切突擊”,一共出動了兩師一旅團。其中,第三十三、第三十四師團雖非常備老師團,但比原來那兩個“最弱師團”要強得多,在新編師團裏至少屬於中上水平。獨立混成第二十旅團則是從廣島第五師團中抽出了一些老兵打底子,然後重新組建的新老混搭部隊。

羅卓英能集中的兵力,光從編制看有三個軍,但由於兵員嚴重缺額,數量上一個軍只與日軍一個師團勉強相當,這樣一算,光人數就不占優勢。

無論是按照先前日本人的換算方式還是實際作戰經驗,即便部隊滿額的話,中國軍隊也至少需用兩到三個軍才能對付一個師團。第一次長沙侵略戰的例子表明,日軍一旦打好了,四個軍都不一定擋得住一個師團,哪怕是被稱為“日本最弱師團”的第一〇六師團。

何去何從,最後還是要看軍事主官如何決斷。羅卓英思忖片刻,一錘定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