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兵團

早在第三十三師團望著山溝溝發呆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其實陪他們兜圈子的只是少部分人馬,李覺第七十軍主力早已抽身去了上高以北。

直接侵占上高的,是中路的第三十四師團,在兩師一旅團中實力居於老大。湘軍當然擋不住,好在他們的任務本來就是誘敵深入,所以打不了,可以撤。

湘軍的一個營撤著撤著,碰到了川軍團,後者屬王陵基第三十集團軍。

這時,日軍飛機飛來,湘軍立刻疏散隱蔽,並架設高射機槍,可是川軍在看到飛機後卻完全亂了套,猶如一群沒頭蒼蠅一樣亂跑亂撞,軍官既不會指揮,士兵也不會躲避,結果造成無謂傷亡,輜重行李更是丟得到處都是。

明白了,這些友軍平時的訓練肯定不咋地。湘軍營長在心裏對比了一下,川軍的戰鬥力顯然比自己的部隊還要差好多。

這種心理優勢並沒能維持太久,因為在上高他遇到了一支從沒見過的部隊,後者軍容整齊,精神飽滿,官兵全部使用中正式步槍,每個步兵連都有九挺捷克式輕機槍,而每個機槍連則有六挺馬克沁重機槍。

那位營長想象不出這樣一支部隊發起威來,那火力將是什麽樣子,只能自嘆不如。

第二天,他便得以大開眼界,這一天是3月22日。

由於上高是主要的戰略目標,園部把特種部隊幾乎全部配置給了第三十四師團。

當天上高空中的日機達到七八十架之多,如同蝗蟲一樣遮天蔽日,在地面則是火炮齊轟,坦克開路,一時間地動山搖,震耳欲聾,有的山頭被轟得像耕牛犁過的田一樣。

湘軍營長當時正在山上觀戰,自認如此多的飛機和如此兇猛的炮火,是從軍以來所僅見。

接下來,讓他驚服的事情發生了。

任你再多的炮彈傾瀉過來,上高陣地都靜悄悄,沒有一點聲音,讓人擔心,守軍是否已全部被炸死,或撤走了。

大家都這麽認為,日軍也不例外。

第三十四師團的步兵沖了過來,離上高越來越近。就在那一瞬間,猶如有一個開關被撳了一下,子彈突然像雨一樣潑灑過去。

所有戰壕和山洞都在噴吐著火舌,與此同時,後方遠程火炮也開始進行地毯式轟擊。

十二個小時之後,戰場上已到處都是日軍屍體和坦克殘骸。97式戰車怎麽樣,在這種摧枯拉朽的猛擊下亦難幸免。

不服不行。

這就是羅卓英在上高用來兜底的決戰兵團,也就是著名的第七十四軍。

決戰兵團的火力組合令人折服

此前,蔣介石統帥部決定在西南成立兩支戰略軍(又稱“攻擊軍”),作為可直接調配的機動部隊。

除武器和兵員優先供給外,戰略軍與普通軍最大的差別,就是學習日本軍一級的建構,配備了相當於一個師的特種部隊。

一共就兩個名額,杜聿明第五軍毫無爭議地拿走一個,剩下來的大家都在搶,幾乎把頭都要搶破了。

有四個師進入海選名單,裏面又以第十八軍和第七十四軍旗鼓相當。

論資歷,第十八軍是老字號,早在中原大戰前就有了,第七十四軍直到抗戰初期才在上海建立,再怎麽算,都只能說是小弟弟。

論戰功,第十八軍無論在內戰還是抗戰中都以善戰著稱,一個“血肉磨坊”把日軍老牌師團都磨得沒了脾氣,不過也唯獨在這一點上,第七十四軍卻有後來居上的氣勢,特別是萬家嶺大捷,已經顯示出了戰略軍的雛形。

什麽叫“戰略軍”,決不能是有它不多,沒它不少,而是要有它沒它大不一樣。簡單點來說,不管薛嶽的指揮多麽高明,假如沒有第七十四軍,萬家嶺即便圍住第一〇六師團,要想打漂亮了也很困難。

蔣介石反復思量,在第七十四軍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得到消息後,全軍上下歡聲雷動。

蔣介石的眼光不錯,需要指出的是,這支軍隊是在上高會戰前才被冠以“戰略軍”的,根本還沒來得及按待遇整補。

第七十四軍能取得如此神速的進步,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王耀武,對第七十四軍來說,他是比張靈甫還要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