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之戰

新三十八師就這麽憋著一口氣到了緬甸,大家都眼巴巴地盼著能打一場勝仗讓人看看。

在緬甸戰場上,孫蘭峰的主要任務是衛戍曼德勒,要援救英緬軍,他僅能抽出一個團。

4月17日,英緬軍的那個師受到裏外兩重包圍,怎麽沖都沖不出去,在糧彈兩乏的情況下,已瀕於絕境,指揮官電告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上將,如果再得不到援救,他們只好選擇投降了。

亞歷山大名氣很大,他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指揮者,曾將幾十萬英法聯軍救出苦海,可眼瞧著英緬軍這種實力,你就算是讓古代的亞歷山大皇帝附體都沒用。

但是這位上將總司令忽然聽到一個好消息,中國援軍已應召到達仁安羌附近,他喜出望外,立刻派英緬軍第一軍團長史萊姆前去接洽,同時答應出動特種部隊進攻掩護。

4月18日,在兩門重炮和十八輛英國坦克的配合下,新三十八師神兵天降,突然向外圍的日軍警戒部隊發起進攻。

孫立人掌握的時機非常好,當時日軍正在吃飯,沒怎麽反應過來就被打得嘎一聲,暈了過去。

戰後光熱乎乎的飯盒,就撿到了五百多盒。

這時,史萊姆請求孫立人趕快渡過河去,向裏層日軍發動進攻,但孫立人搖了搖頭。

現在還不到時候,南岸日軍主力已有防備,如果蒙著頭打,不僅救不出你的部隊,就連自己的部隊也得陷進去。

這時,那位被困的英緬軍師長又發電報過來:“我們已經三天沒有水喝了,再不來救,部隊真要垮了。”

史萊姆把電文拿給孫立人看,孫立人笑了笑,“你讓他放心,中國軍隊,連我在內,就算打到最後一個人,也一定把他們給救出來。請給我一天時間,明天保證出擊。”

孫立人傳令下去,對日軍進行小部襲擾,以迷惑日軍,趁這個時候,他對日軍陣地進行了仔細觀察。

看清楚了,對岸有兩座高地,可以俯瞰整個仁安羌,只有把高地拿下,方能一舉定乾坤。

但是孫立人看到的東西,人家也很清楚。

第三十三師團在仁安羌有一個主力聯隊,他們早就提前控制了高地,並且正是利用高地,通過“地障包圍”的戰術將英緬軍圍困起來的。

新三十八師不過一個團,一個團要破一個聯隊,任何情況下都很困難,國內如此,國外也一樣,要不然一個師的英緬軍就不會坐井觀天,等著別人來拯救他們了。

必須打破常規,出奇兵!

4月19日,孫立人發起強渡。

戰場之上,如果你的實力不及對方,取勝的法寶通常只有一個,那就是疑兵為上。

一個團被一分為二,一為誘擊部隊,這部分人很少,但是孫立人有辦法讓日軍以為很多。

第三十三師團先前經常跟中國軍隊交手,他們對中國軍隊數量的估計是算輕機槍的多寡,輕機槍多,說明主力全在這裏。

孫立人熟知日軍的心理,他“投其所好”,把輕機槍都盡量放到誘擊部隊的最前沿,如此就把日軍的火力都吸引了過去。

這時候,他就可以用上殺手鐧:主攻部隊。

主攻一側。遠了,用山炮和輕重迫擊炮,乃至借助英國人的重炮猛轟;近了,用重機槍集中射擊;再近一點,則在局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進行反復的白刃沖殺。

第三十三師團在面對英緬軍時蹦得很歡,可當中國軍隊端著刺刀上來時,也個個心驚膽戰,恍如又進入了上高會戰時的悲慘境地,這個就叫“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孫立人揮軍連沖三次,終得高地,當天便將日軍驅出了仁安羌。

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打響國際聲譽的一仗,此役共解救英緬軍七千余人,另外還有一大群被俘虜的英國官兵、記者以及傳教士。死裏逃生的英國人在見到他們的恩主時,含著眼淚大聲高呼中國萬歲!

中國遠征軍在仁安羌大捷中解救了英國官兵

媒體報道之後,轟動英倫三島,英國人對孫立人感恩戴德,稱他為“不可多得的中國虎將”,並於次年在印度特授其英國皇家勛章。

那口氣,好歹是爭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