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缺陷

在緬甸戰場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比史迪威聰明,英國人、中國人,當然還包括日本人。

日本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以前不過管管憲兵,在一班日軍將佐中既無名氣,能力也算不上很強,與岡村寧次等所謂“名將”更是無法相比,可連他都看出了史迪威布局上的漏洞,這真是太悲劇了。

飯田在明白自己的對手是什麽角色後,頓時按捺不住興奮,立刻以第五十六師團主力組成機動快速縱隊,並以一天推進一百二十公裏的速度往臘戍猛插。

杜聿明的擔心不幸變成了現實。

4月20日,日軍急攻東枝,後者是臘戍的門戶。

史迪威這才稍微醒了醒,下達命令,讓第五軍再從西線趕到東線救急。

西線到東線,這得多麽遠的路啊,幸虧是王牌部隊,三天之內,走五百公裏行程,愣是趕到東枝,並於4月24日晚,一舉收復東枝城。

沒有第五軍,差點就要掉深溝裏去了,可是史迪威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局勢已有多麽不利,竟然還在想著要立大功。

4月24日,他向所有駐守東枝的中國部隊發出命令:除第二〇〇師外,其余全部轉向曼德勒,以組織“曼德勒大會戰”。

在東枝保衛戰前,擺在史迪威面前的,曾經有上、中、下三策,分別為“鞏固東線”“決戰中線”和“取勝西線”。在英軍直顧跑犢子的情況下,“取勝西線”實乃下策,史迪威偏偏選的是下策。

到東枝保衛戰打響,“決戰中線”也成了下策,“鞏固東線”是唯一可以救命的上策,可他視而不見。

4月25日,在防守的中國軍隊移往曼德勒後,第五十六師團連東枝城都不用碰,直接繞過城池奔臘戍去了,東枝城裏的第二〇〇師被遠遠拋在身後,已回天無力。

4月28日,臘戍失陷,中國遠征軍回國的主要通道被切斷,他們無可避免地走上了失敗的命運。

4月下旬,中國遠征軍在曼德勒被日軍團團圍住,而這時“曼德勒大會戰”的策劃者史迪威卻丟下大軍,獨自逃往印度,使得遠征軍更加無所適從,只能自行分數路進行突圍。

這是一幅幅讓人目不忍睹的畫面:先是“海鷗將軍”戴安瀾半路遭伏擊殉職,臨死仍在地圖上為官兵標示回國的路徑;再是主力翻越野人山,誰也沒有想到那是個吃人的魔坑,無數人倒在原始森林裏再也沒能站起來。

在緬甸山路中疾行穿插的日軍戰車部隊

十萬精銳,僅余四萬,其損失之慘重,可謂空前絕後。

蔣介石得知消息,震驚莫名。

中國國內的兵力本身就捉襟見肘,能夠抽出這十萬精銳,講穿了就是在拆東墻補西墻,如果把那損失的六萬放到國內戰場,拼光它幾個日軍師團總還是可能的吧。

這次輸不是輸在別的地方,恰恰是輸在戰略指揮上,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最讓蔣介石感到寒心的,還是失敗時史迪威的表現,他怎麽能一個人丟下部屬擅自跑路呢?

假如史迪威是蔣介石手下的一名黃埔將官,也許現在等待他的就是死刑命令。過去,由於這個原因而被槍斃的不止一個兩個。

蔣介石就此完全推翻了對史迪威的原有印象,從軍事指揮到個人品質,同時被否定掉的還有對這位美國老外的信任。

那是一道看不見的傷口,而且幾乎再也沒有可以愈合的希望。

與中國人的評價相反,美國人卻覺得史迪威很是勇敢,因為老頭沒有上飛機,而是徒步去了印度,在印度又說了一句故作輕松的拉風語言:“我們剛剛挨了一頓好打。”

史迪威其時已年屆六十,能夠生龍活虎地走二十多天到印度,並且還能再俏皮一下,的確很了不起,可問題是他並不是驢友或單純的士兵,而是一個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自身責任的前線指揮官!

事實是他如果坐飛機的話,三個小時可到印度,六個小時能到昆明,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通過無線電指揮遠征軍發起反擊,哪怕是指定撤退路線。

二十多天,那麽多失去依靠的中國士兵在掙紮,然後絕望地死去。

做個假設,要是中國遠征軍裏面有美國大兵,史迪威能這麽輕松自若地自顧自離開軍隊嗎?

別說他,如果得不到上級命令,恐怕麥克阿瑟都不敢有如此做法。

對於史氏的“勇敢”,有人一語道破關節:他必須演出徒步走出緬甸的旅行,否則就只有回國等著下課的份。

史迪威與陳納德,都是美國人,怎麽差距如此之大呢?

陳納德曾經說出對這位同胞的個人印象:“史迪威瞧不起中國人,他以為自己是救世主。”

要說差別,大概這就是最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