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的名義

所有侵略芷江的日軍部隊,皆歸入坂西第二十軍名下,代號為“櫻兵團”,指揮官為第二十軍司令官坂西一良中將。

坂西一良畢業於陸大第三十期,與阿南惟幾、石原莞爾是一個窩裏出來的,此君的資歷不如橫山勇,但毛病差不多,就是都喜歡“犯上”,並以此為樂趣。

在日本國內的時候,有一次陸相林銑十郎大將在東京舉行茶會,以招待預備役軍人(即在鄉軍人)。此類茶會多屬於應景性質,無非顯示一下領導對你們的關懷體貼,大家昏昏欲睡,等到林銑十郎因事離開,會場上卻突然熱鬧起來,並且焦點都集中於一個毛頭小夥。

這小夥就是時任陸軍省調查班長的坂西,但見他登上講台,唾沫橫飛,痛批了一頓“當權的老家夥們”,“想當年金戈鐵馬,看今朝花前月下,這幫老不死的屍位素餐,自己啥也做不了,反而阻擋我等建功立業之路,真真可惡,試問他們身上有哪一點對得起那些‘建國元勛和英勇烈士們’”?

一番話引得預備役軍人們心潮澎湃,掌聲噼裏啪啦的,等到林銑十郎返回時,則群起而攻之。

這林銑十郎本來也不是盞省油的燈,“九一八”時曾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就擅自從朝鮮調兵進入東北,因此被稱為“越境將軍”,如今終於也嘗到了部下掀桌子的滋味。

當著氣勢洶洶的眾人,林銑十郎只得賠禮道歉,過後越想越氣,便毫不猶豫地給坂西穿小鞋,停了他的職。

坂西本來想出點風頭,卻不料戲演過了,被炒了魷魚,如果不是後來給土肥原當女婿,怕是這輩子都出不了頭了。

人說坂西有神經病,但有些神經病是可以裝的,比如坂西平時為人傲慢,愛挑剔上級的毛病,有時甚至毫無顧忌地破口大罵,但對土肥原從來都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因為那是他的靠山,又比如事無巨細,坂西都要親自處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向上爬的需要——可以給人以勤勉的印象嘛。

沒有阿南的臉蛋、石原的頭腦,被稱為“神經病”的坂西竟然也從關東軍方面軍司令官混到了櫻兵團司令官,看上去似乎是運氣使然,其實這就叫各人有各招。

在豫湘桂戰役後期,橫山勇曾窮追至獨山,幾乎把重慶政府逼入絕境。

坂西從來不認為自己比橫山勇差,瘋子能做到的,精神病也能做到,更何況櫻兵團不是小股,而是大股。

道理是不錯,只是場景已經變換。

早在1944年秋,當湘桂戰場面臨嚴重危機時,重慶政府號召知識青年暫時放下書本,投筆從戎。

當時,連蔣介石都送子參軍,特令蔣經國和蔣緯國兄弟服役,一些政府高官也把子弟送去報名,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知識青年參軍熱潮出現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原擬從全國招收十萬知識青年,但到1945年1月,已正式登記十二萬,共編組成九個師,冠以“青年遠征軍”(簡稱“青年軍”)的名號。

十萬青年十萬軍

這是自願從軍,不是拉壯丁,而知識青年也不同於文盲白丁,軍隊中每增加一個知識青年,就等於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組訓後的青年軍面貌煥然一新,被認為極有可能成為全國的模範軍隊。

由於抗戰臨近結束,青年軍除有一部分參加了緬北大反攻以外,絕大部分並沒有能參與對日作戰,抗戰勝利後便全部復員了,但這次從軍運動無異於為大後方已極度委靡的民心士氣帶來了活力,尤其是初步扭轉了國內爭相逃避兵役的頹風,使得那些曾嚴重缺員的主力部隊也很快得到人員補充。

然而,這個時候的美援卻又成了問題。

有些人以為是撤換史迪威,從而惹怒羅斯福和馬歇爾的緣故,但事情的實質不在這裏,事件的實質是隨著二戰勝利在望,中國在盟國的戰略天平上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分量。

在此前美、英、蘇聯合召開的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已經明確答應羅斯福,擊敗德國後,蘇聯將在六個月內對日開戰。

正是因為這句許諾,使中國戰區由反攻日本的主要基地下降為輔助性基地。

美國人不願再花力氣對中國進行軍援,最終提供的美械止步於十個軍,即原來武裝過的遠征軍,經過再三懇求,才又增加了三個軍的裝備,這樣一共有十三個美械軍。

其他部隊都眼巴巴地在看著,蔣介石沒有辦法,只好把十三個美械軍的預備裝備也拿出來,打造了若幹個半美械軍,這樣的結果,卻是使得大家都既吃不飽,也餓不死。

好在人的問題解決了,剩下來的並不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