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發展之路(第2/2頁)

趙哲的這個計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年內將全國軍力拔高數籌,但裝備也是極其重要提升戰力手段。玲瓏槍,玲瓏炮已經在生產了,趙哲也不想多提。畢竟那玩意每一把每一門,甚至是每一顆彈藥要求都極其精密細致。全靠人工下,短時間內不太可能裝備全軍。

那麽,刀槍,鎧甲,強弓,強弩,以及戰馬等等物資,仍舊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強弓,強弩那玩意趙哲就不想說了,畢竟制造工藝極其復雜,尤其是強弓,一柄上好的強弓,各種各樣的工序加起來往往要數年。而且這玩意遲早要被火槍取代的,趙哲著實懶得理它。強弓強弩趙哲也不想往這方面發展了,只是準備弄一些極品貨色,供一些例如宗師使用便罷了。畢竟例如玄鐵弓這等神兵利器放在宗師手中,威力堪比大炮,還是一門移動力極其迅速,精準到可怕的大炮。

刀槍,肯定還是要發展的。畢竟在未來數十年內,應該還是主角武器。一把好點刀,槍。可以讓士兵更加容易破開敵人的甲胄,殺死對方。總體上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而好的鎧甲,也能使披戴的士兵,更加不容易死傷。自己不死,就有更多的機會殺死敵人,間接提高很多軍隊戰鬥力。

戰馬,可以組建騎軍。在平原上作戰,騎軍的作戰能力和移動能力,遠遠超過步軍。這也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取代的軍隊資源。更何況,馬匹即便是不作為騎軍作戰工具,作為人員運輸,物資運輸也是極好的。

所以,要想讓大趙軍隊逐步強盛起來,刀槍盔甲,戰馬這幾樣東西是無法缺少的。畢竟,雖然大趙已經發明了玲瓏槍炮。但這個時代,整體而言還是必須要以冷兵器戰爭為主。

戰馬還好說,多花費點錢財在草原茂盛的身份多建立幾個養馬場,至多再多花點人工人工植草便行。大趙的牧民也是有不少的,征集個十來萬戶牧民,建立十幾個馬場也不是做不到。雖然趙哲無法估算究竟要花多少錢,但不管花多少錢,馬場都是要建立起來的。否則,步軍多,步軍再強大,防守有余,侵略力則是不足。

刀槍鎧甲,主要改進還是在冶煉技術,以及鍛造技術上。如此,便又是需要機關司和兵器坊聯手一番了。

事實上,不管是刀槍鎧甲,還是戰馬培養。趙哲都是門外漢,但他是皇帝,是大趙帝國的主人。只要有了想法,便能完全實施下去。這就叫領導張張嘴,員工跑斷腿。隨著他一道道命令下去,全國最好的冶煉大師,鍛造大師,牧馬人,馬夫,甚至還有農夫都漸漸的匯聚到了京城之中。

這些,都是各省各府搜羅,並舉薦上來的最好人才。趙哲也是有些知道,其實大趙也好,中國的其余朝代也好。民間都不乏奇人異士,也不乏能工巧匠。但一個個手上有了技術,有了專精之後。卻是一個個敝帚自珍,藏得嚴嚴實實的,生怕別人學了去,自己就沒飯吃了。而很多人學了技術,卻又始終認為自己比不上古人,缺乏繼續創新的精神。

這些技術技巧,就這樣,一代代的沒落。又或者直接斷掉了傳人。趙哲要做的,就是要將這些私人技術,剝離出來,整合而融為一體,形成一門門的學科。也唯有如此,才能讓大趙的冶煉技術,鍛造技術在短時間內上升一個台階。

至於讓桑弗雷或者依依幫忙,那也是肯定的。但依依儲存的技術,都實在太高端了,即便是拿出一項最簡單的技術,也是大趙目前的基礎遠遠無法實現出來的東西。他們,至多也就是幫著提出些概念下的東西。若是長期專在某一項技術中研究,是極端不現實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