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陶家有女初長成(下)(第2/2頁)

陶東文?這又是誰?難道真的是劉枕明的嫡系?

“皇上,此事萬萬不可。”陶遷卻站了出來,大聲反對道:“陶東文乃老臣的侄兒,老臣的這個侄兒,人緣雖然廣闊,但是性情卻十分的義氣用事。新部規範部,乃是一個需要鐵面無私之人,才有可能真正將行業規範下去。”

“陶大人此言差異。”劉枕明侃侃而談道:“雖說陶東文通判大人交情廣闊,但這也是好事。再者,通判大人為官這麽多年,又什麽時侯詢過私,枉過情?”

我他媽的要抽笑起來了。這劉枕明倒底是在玩什麽把戲,竟然如此大力舉薦陶遷的侄子。要說這規範部雖說目前比之六部要差好幾個档次,然而時間一長,等各種行業的規範都由這個部門管理的話,這個部門立即就會升至與六部同等地位的大部門。

以劉枕明和陶遷,都不可能看不出來。然而陶遷,卻又為什麽會大力反對呢?我尋思了起來。

一是可能劉枕明情知陶遷是我最信任的大臣,欲找這個機會向陶遷示好,但是陶遷為了避嫌,只好大力推托。

二是這陶東文雖然是陶遷的侄兒,但是與陶遷關系並不好。這劉枕明想提拔著陶東文,拉攏為自己所用。畢竟現在乃是敏感時期,劉枕明沒有這個膽子明目張膽的提拔自己派系的人。這樣迂回出擊,準備收額外之功。

“皇上,以老臣之見,此事最好交由吏部處理。吏部自然會根據官員的考核,尋找出合適的規範部官員來。”陶遷一臉的嚴肅道。

底下那些大臣們,均面無表情,不知道他們心中在想些什麽。

“陶愛卿,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我出言試探道:“若是這陶東文,真有劉愛卿所言那番才幹,朕啟用他,對國家是有好處的。”

陶遷頓了一下,迅即又道:“回稟皇上,老臣那侄兒有幾分斤兩,老臣自然是知曉。朝中比之能人,比比皆是。”

“皇上,以微臣看,陶大人是在避嫌。”劉枕明恭聲道:“陶通判的盛名,在京師早有傳聞,論其威望,論其能力,當這個新部尚書,乃是綽綽有余。”

“好了,好了。你們都別爭了。”我揮手道:“今日就此打住,朕自有一番考量。劉愛卿,陶愛卿,午後都到朕的南書房來。對了,帶上陶東文。”

“微臣遵旨。”劉枕明沉色道。

“老臣遵旨。”陶遷也是面無表情,看不出他心中在捉摸什麽。

等他們消停後,我清理了一下嗓音,朗聲道:“諸位卿家,朕的一貫方針就是唯賢任用。只要有能力,有魄力,朕都會有所重用。眾卿家可記住了?”

“臣等銘記在心。”眾位大臣,齊齊喝道。

“皇上,老臣還有一事要奏。”陶遷上前一步道:“本屆春闈,已經都在準備中了。本應微臣尋人擔任主考官,但是考慮到皇上新登基,初次涉及春闈一事。老臣鬥膽,想請皇上擔任主考官。”

“哦?春闈?今年春闈,定在幾時?”我感興趣的問道。

“老臣早已經安排妥當,今年春闈,定在了二月十八。”陶遷說道:“各路生員,早的,已經都陸陸續續進入到了京城。再過幾天,京城就會熱鬧許多。”

“如此啊?今天題目定了沒有?”我思索了一番後道。

“題目已經擬定了幾份,分別已經妥善保管。就連老臣,也不能確定到底選用那份題目。要到最後一刻,由皇上親自抽取,防止不法官員徇私舞弊。”陶遷說道。

有意思,給天下讀書人考試啊?我又說道:“那朕再出額外的一份題目,成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