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四大供奉(中)(第2/2頁)

禮部尚書陶遷,則立即上前一步。與我配合地說道:“老臣日前夜觀星相,發現不日便是我大吳皇朝昌運之時。如今結合皇上所言,大吳昌盛,實乃天意也。”

毛。這死老狐狸,誰知道他晚上是不是失眠到去看星星過夜啊。不過,我們兩個也算是造假弄虛的老搭档了。如此一唱一和的配合起來,直將一群大臣唬得一愣一愣。

瞧見如此光景的劉枕明,自然是第一個又跪拜下來道:“吾皇天子降生,自是非同凡夫俗子。所謂天佑吾朝,百姓康泰,萬民富足,百朝歌頌。微臣劉枕明,亦沾天子余光,得以流芳百世,揚名萬代。微臣叩謝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大臣見到劉枕明馬屁狂拍,有自命清高不屑的,亦有同流合汙,編造出那些華麗辭藻來贊頌我。

其實,當皇帝就是胡扯。把一些不好的事情,扯得合情合理,百官信服,萬民朝拜。

“禮部尚書陶遷聽命。”我哈哈大笑道:“立即擬旨召告天下,對了,順便將泰山封禪一事,也大肆宣揚一番。”

這種振奮民心的事情,若不好好利用著大加宣揚一番。豈不是太過浪費了?心中念頭一轉,得專門成立一個宣傳部門,將一些利民政策,大肆宣揚一番,也好鼓勵民心。不過,眼下雜事太多,這事只能先交給禮部用傳統的方式召告天下。

“皇上,昨日的議題,是否繼續?”劉枕明出列,恭聲問道。

我揮了揮手,淡然道:“劉愛卿繼續說吧,昨日讓楊居正那斯擾了心情。不過,回頭朕想想,也是頗為後悔。這朕多等一天沒關系,但是令得那些災民多等一天,朕實在於心不忍。”

劉枕明立即又拍馬奉承道:“吾皇心系天下百姓,實乃蒼生之福,微臣代表天下黎民百姓,叩謝吾皇。”

“得了,得了。”我笑罵一句道:“朕也不是不知道你這脾氣,直將朕的雞皮疙瘩都要說出來了。快快說出你的方案,若是不通過,賞你十下廷杖。”

劉枕明尷尬一笑後,這才跨前一步正色道:“臣以為直接撥款交付難民,當可救得了當時的災民。誠然,天災人禍,乃是時常發生,若是每次都由國庫撥款。恐怕國庫一年的收成,有一半要用在賑災救民上。微臣並非小氣,自然也知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但是,這要看怎麽個用了,授人以漁的道理,眾同僚都十分清楚吧?”

當下又有一名大臣道:“劉大人,授人以漁,按照常理來說,的確是件辦法。然而如今難民饑荒惡凍,若不是立即有賑災糧食運到,恐怕日日將死傷不計其數。劉大人的做法,是否如同臨渴掘井呢?”

“有道理。”劉枕明笑了一下,贊同的豎起了大拇指:“臨渴掘井,自然是愚蠢之極的做法。但是,如果渴了以後,沒水喝,便想到要掘井。但是等有水了,不渴了,如此又將掘井一事拋諸腦後。如此,豈不是更加愚蠢。所以,微臣有一個提議,一邊給難民水喝,一邊又幫難民掘一口井,以後等他們再渴了,就不必再費心尋水了。”

我故意眼中一亮,大笑道:“劉愛卿所言甚是,朕猜測,劉愛卿一定有萬全之策了吧?”

劉枕明正色道:“微臣擬一個部門,專門用來籌款賑災,救濟難民。如此,就不用每年都要在朝政上大肆討論賑災之事。大臣們也可以提高效率,騰出心思幹些別的事情。”

我雙掌一擊,與之一唱一和道:“劉愛卿,這個主意相當不錯。不過,那賑災之款,又從哪裏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