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平亂(下)

兵部尚書段鴻,一臉正色的說道:“鑒於此次出現危機的原因,微臣與兵部已經仔細研究過,發現我朝兵員掌握的習慣並不合理。微臣建議大幅度修改兵員制度,以安朝邦。”

段鴻此言一出,朝中文武頓時驚詫不已。兵員制度,早在建朝之初就已經定下,如今卻聽得要改,頓覺其中必有緣由。

我面色毫無表情,緩緩道:“段愛卿有什麽想法,盡管講來,朕自然會考慮其中。”

這件事情,早在兩個月前,我就已經與段鴻深談過了。段鴻在兵部時日也待得很長,他雖然擔任兵部尚書時間不久,然而卻因為排擠和不信任,卻在兵部各職位上,以及軍隊中都擔任過職務,經驗不可謂不吩咐。

借著此次叛亂,段鴻與我有過密談,需要大幅度改革目前的兵員制度。當然,其中的一切事物,倆人都已經暗中定下了章程。這次在朝會上提出,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

段鴻聽得我開口,微微一頓,似是在整理思緒。半晌後便道:“臣以為,我朝兵員編制不合理。各部各門之間,兵員太過臃腫,甚至出現了一個將軍指揮十數萬人馬的事件。這樣對整個戰爭的指揮,將缺乏有效的細節指揮,不利於將兵員的戰鬥力,形成最大化。尤其是在如今,我朝先進武器輩出的年代。”

我冷眼緩緩地看了四周圍一下,發現大多數文官一臉愕然,不知所以然。而很多武職官員,卻露出了深思,眉頭各自盡蹙,似乎對段鴻的話,深有所思。

“那麽。”我重新將眼神望向段鴻,淡然的問道:“段愛卿的意思是?”

段鴻身形未動,不為周圍官員白眼所動,迅即道:“微臣以為。十人為一什,十什為一隊,十隊為一營,五營為一團。如今我大吳帝國可調動的中央兵馬約為五十萬左右,可以按此編制組成一百個軍團,以軍團為大單位,執行訓練以及作戰任務。並且,每一個軍團,將有資格獲得一個番號,此番號不僅僅表示此團,更能體現出此團的戰鬥力,以及榮譽。”

我眉頭微微一皺,疑惑的問道:“段愛卿,朕不明白這麽編制後,對作戰有什麽好處?”我這句故意問的話,足以說出大多數人的心理。

“回皇上,這樣做當然有好處。”段鴻心中早有成竹,立即回答道:“臣先舉一個例子,譬如說要攻打大理國。大理國總人口在兩百萬左右,正規軍為一萬三千余,戰時臨時抽掉能出五萬余軍,如此總軍力應當在六萬五千余。如此軍力,相當於我朝十三個軍團實力。如此一來,我朝只要出動二十個軍團,就能占據絕對兵力優勢。加上我朝武器先進,戰士悍勇。此戰要想取勝,應當不是件難事。然而以我朝之前的打發,那便是派出一名主要將軍,以及若幹名副將,直接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大理國。然而十萬大軍要想統一在一人麾下指揮,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遠遠不如由一名大將,直接指揮二十個軍團,根據需要打擊目標的大小,分派不同軍團,不同數量軍團實施打擊。這樣一來,將軍的指揮能力將達到頂點,讓他從直接指揮十萬人作戰,簡化到了指揮二十人進行作戰。作戰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由指揮十萬人,簡化成指揮二十人?”我沉思了半晌道:“有意思,這個思路不錯。”

當然,也有人提出了疑問。之前的作戰,也能夠從十萬人中,抽掉出一部分兵力,由副將帶領實施分批打擊。同樣能夠達到目的。

段鴻正色的回答道:“這便是臨時性和永久性的不同之處。臨時性抽掉出來組成的兵團,指揮官不固定不說,便是兵員也極不固定。戰士和指揮官之間,相對陌生,毫無歸屬感。再者,即便是某戰士立了功,恐怕也不好計算。但是固定團卻並非如此,軍團長整日整年與自己的士兵待在一起,一起訓練,一起戰鬥,各自會形成風格和信賴。對於屬下戰士的功過,也能進行及時的處理,士兵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也十分強烈。這樣的團隊,比臨時抽掉出來的團隊更具有戰鬥力。”

我雙眸一睜,大聲道:“說的好。”我的支持,立刻打斷了還想反對的部分大臣們:“如此一來,我軍的戰鬥效率將有一個極大的提升。”其實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我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某位將領,要想造反就困難了。每一個團的直接調動權,我都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到時候就算派出一個大將軍,我抽掉出二十個團的戰力給他,對敵可以,然而想要回過槍頭來對付我,恐怕就難度大了。

本想反對的大臣,一見到我眸子中閃過的神色,細細一想後,便迅即明白了這是我分化兵力危險的一個招數。想明白之後,不由得背後出了一身冷汗。幸好沒有力爭下去,否則定會被我誤會成有不軌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