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團聚(下)(第2/2頁)

“繼續說。”我揮手道。

“臣有一計,可以一舉解決這兩大問題。”段鴻淡聲道:“那就是高麗和東突厥聯手,共謀大吳領土。大吳奮力反抗,被迫出軍自衛,將兩國各自拿下。只要將高麗國拿下,再吞並東突厥後,將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應對羅刹和蒙古國驟然而來的壓力。”

“高麗國啊。”我眉頭緊緊鎖了起來,其實這數年來,高麗國在處理與大吳的外交關系上,一直小心翼翼,生怕有個什麽不妥。顯然,高麗國自己也看出來了,自己國家的位置,是如何的尷尬。若是大吳不把高麗國拿下,恐怕根本無法氣定神閑的北征開拓疆土。但是大吳這些年來一直陳重兵北方,分明有取東突厥的架式。

“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琴太傅也是眼光老到,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緣由:“但是,我們如此對待一直與我們交好的高麗國,是否有些喪失仁義?另外,段大人的戰略設想中,也頗有漏洞,高麗國一直以來戰戰兢兢與大吳交往,說他會聯合東突厥對大吳圖謀,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

“太傅大人此言差矣。”段鴻正色道:“東突厥休說其戰略位置,國土面積。就說他除了草原以外,那些礦山中所蘊藏的礦石,就足夠形成國家大利了。太傅大人當領朝政已經有數年,當知道我國冶煉業之迅速發展,國家所消耗的礦產資源有多少?雖然現在大吳還夠用得很,但以這發展速度,恐怕數十年後,大吳礦產資源就會跟不上消耗,到時候再行圖謀,不是已經晚了?所以,在國家大利之前,一切仁義道德,都是虛言。高麗國若是不拿下,等拿下東突厥後,那就如在大吳心口上,懸上了一把利刃,這把利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掉下來,給大吳來個透心涼。所以,高麗和東突厥同時拿下,應該納入我們的基本共識中。”

“兩位愛卿說得都有道理。”我坦言道:“其實朕也是如此設想,不光是朕,恐怕秀麗公主,包括高麗國王也都如此設想。高麗國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過於敏感了。如此看來,在戰略構想上,必須將高麗國考慮進去,否則日後朕日夜睡覺也不得安寧。高麗國一定要拿下,但要考慮的是怎麽拿下,不能落人口舌,否則那些依附於大吳的小國,定會起叛逆之心。”

琴太傅見事已至此,無法挽回。便也只好緊鎖著眉頭道:“老臣倒是有個想法,是否可以以大吳和高麗國同宗同文的理由進行合並,再大面積將大吳人口遷徙到高麗國,而原高麗國民,分散遷徙到大吳各富庶之地。”

“看來琴太傅內政所長,卻不通外務。”段鴻一說到正事,絲毫不客氣道:“沒有哪個國家,即便是一丁點大的小國,也不會肯就此並入強國,這樣一來,與滅國又何區別?”

“段大人,琴某倒是認為此事大有可行。”琴太傅淡淡道:“高麗國向來是大吳國的附屬國,加之最近幾年大吳愈加富裕強盛,乃是各鄰國羨慕之對象。恰恰相反,高麗國百姓則越發窮困,對其國王的支持度愈發降低。若是大吳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威之以武力。高麗直接以附屬國的姿態,並入大吳也並非毫無可能性的事情。”

“兩位愛卿所言均十分有道理。”我淡然道:“能夠和平吞並高麗,乃是朕之所願。但是一旦不成,武力應對方面也必不可少。朕的意思是,做兩套戰略部署,見機行事,其最終戰略目的,便是成功拿下高麗國和東突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