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遷徙(中)(第2/2頁)

那股神秘力量不必說,自是我派去的大吳精銳部隊,由我那得意弟子屠五親自率領。雖然現在大吳沒有胃口將蒙古和羅刹國吞並掉,但是也不代表我就會眼睜睜地看著羅刹國將蒙古吞掉。若是任由羅刹國成功吞並蒙古,在其數年的養精蓄銳後,將成為大吳國最可怕的強敵。

所以我才暗中派遣秘密軍隊幫助蒙古國,令其兩國征戰不休,互耗實力。當然,蒙古國雖然受到了大吳的暗中襄助,卻對大吳仍舊是仇視態度。若非大吳將其主力部隊牽制在東突厥數月,蒙古國又怎麽會遭到如此巨大的災難。而羅刹國如今對大吳國也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齒中,若非近幾年一直要應付蒙古國的進攻,說不定早就揮兵大吳鎮北省了。蓋因我並沒有刻意掩飾那股神秘勢力乃是大吳所屬,羅刹國幾度與那勢力接觸後,自然能推斷出是大吳在後面搞鬼。

嘿嘿,反正老子的態度。也並非是想和這兩個惡鄰居交好。他們恨也好,愛也好,都無關緊要。只要我能夠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就成。利用蒙古國和羅刹國這兩年來的互相征伐,鎮北,安遠兩省則利用難得的安寧,大幅度發展內政,山東,河北,河南等數省,也被我半強制從其遷徙了兩百萬人口至鎮北安遠兩省,其余很多南方大省,則實行自願遷徙,林林總總也共遷出了百余萬,大多數是在當地生活條件不理想,想出去闖蕩一下的年輕人。

如此大規模的遷徙運動,使得數年戰亂過後的兩省,逐漸恢復了生機。解毒過後的大草原,乃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牧場,當初被我強制遷徙過來的百姓,先前還有些怨言。但在朝廷大量資金幫他們添置牧場牧馬,並在數年後憑著牧場發家致富後,對朝廷的怨言也逐漸少了許多,轉而是一副安然享受的局面。鎮北省出產大量的高級木材和諸多的礦石,更是使得遷徙到鎮北的百姓獲益良多,畢竟這數年來,大吳國逐漸上漲的國力,使得各原材料的需求逐漸增大。

而望海省,則更是在不受威脅的狀況下,發展的極為迅猛。其大多數人口都是遼東省遷徙而去,生活習性相差不大,很快便適應了那塊土地。其資源也頗為豐富,不僅僅有大量的礦業和林業,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此外,緊靠著大海,更是使得此處發展兩座大型港口城市,很多東北四省出產的貨物,都從這兩個海港,直接用船運輸到大吳各海港,比之直接陸地運輸,成本和速度提高了不少。

其中得益最高的要數各沿海城市,這數年來,我大力發展海路運輸,以及海洋貿易。靠海的便利性,使得很多沿海港口,成為了附近一線的貿易中心城市,很多貨物的吞吐都是通過海港都市完成,大量人力物力的聚集,很快在沿海形成了幾個大城市。

此時此刻,我充分享受到了獨裁的優勢所在。當海路航運大幅度發展的時候,很多地方看到了海路帶來的經濟利益,便不顧周邊附近已經有了一個海路運輸中心點,仍舊大力發展海遠。此舉被我用數道聖旨而下,便被徹底制止了,那種重復建設,簡直是最大的浪費。一片土地,我只需要一兩個大型海港城市就行,多了純屬浪費。

京師,無疑是各大城市中得益最多的一個地方。作為大吳帝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這裏聚集了全國最好的工藝技術。同樣,也理所當然的吸納著大吳國充分的各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