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鬧靜禪齋(上)(第2/2頁)

“哼。”我故作神秘的輕哼了一聲:“你說大吳國現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簡直是鬧了個天大的笑話。”

“那你說說,如今大吳國怎麽個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了?”老尼姑眉頭一軒,怒斥道:“別以為我們靜禪齋與世隔絕,便什麽也不曉得了。”這話說出,小美人兒掌門到是未制止,也是一臉好奇的望著我。

談國事,扯上面道義大旗,正是我的拿手好戲。如今這幫賊尼姑終於被我引到了話題之中。便輕咳了兩聲,面上正氣凜然之余,更是多了一絲憂國憂民的悲切壯麗神色,侃侃而談道:“諸位所聞所見,均是看到了一些表面東西。先說說所謂的風調雨順,誠然,大吳這數年來防止天災的工作做的不錯,然而人力終究敵不過天威,今歲六月,廣東,福建一帶遭遇了大規模的海嘯,傷兩萬三千零九名百姓,亡四千六百三十二名百姓,四萬兩千戶百姓家園被毀。”

說到這裏,我有技巧性的在眼珠子上蒙上了一層霧水,讓神情也略微激昂了些。如此一來,在外人眼中所見,便是我在為這麽多老百姓蒙難而義憤填膺,黯然神傷。

其實我扯上這麽一堆數據,倒也不是我記憶力驚人,劉枕明雖然將此事統計後稟報於我,我卻不可能將數據去背下來,只是隱約記得個大概數字而已。之所以扯得如此詳細,便是要加強此事的真實性,更讓人以為我對此事有著極大的關注。

我此番做作,當然是有極大的好處。首先,那群尼姑們,眼中對我的敵意開始大減,甚至已經有人對我暗自點頭佩服了。

我再接再厲,頓又長嘆了一聲,黯道:“還是今歲七月,黃河中遊一段堤岸決裂,導致數萬畝良田被淹沒,十三萬余百姓成為難民,流離失所。今歲八月底,山東河北大部分地區遭受了特大蟲災,受災百姓高達百余萬戶。難道,這就是各位師太眼中的風調雨順麽?”

“阿彌陀佛,施主憂愁百姓的胸懷,讓貧尼佩服。”老尼姑首先滿懷歉意的宣著佛號道歉道:“這些事情敝齋自是有所耳聞,不過當今聖上乃是天下名君,已經將這些災禍一一撫平。當今太後老人家,也是賢惠善良,慈善金會所到之處,得免大部分百姓饑餓而死。有此太後,有此國君,實在是天下蒼生之大幸。也不枉我們靜禪齋,每年向慈善金會捐獻十萬兩白銀。”

我暈,這個靜禪齋看來對我這個皇帝是異常的滿意。心下不由得暗自琢磨是不是要擡出自己真正的身份出來壓制一番,說不定會收到奇效。不過迅即又被我否定了,皇帝的身份好用,不過似乎會讓我缺乏了很多樂趣。

遂臉上又裝出了一副驚訝,卻又欽佩的神色:“諸位平日裏生活清苦,卻還要從牙縫中擠出十萬兩白銀幫助天下窮苦百姓。在下實在佩服之至。在下為適才的得罪,向諸位賠罪了。”

我的表情,和我說的一番話兒,頓時收到了奇效。一群尼姑們當即受用的很,個個表現出了謙虛的態度。雙方原本從火藥味十足,到如今卻有了惺惺相惜之感。我暗自得意,多年來的帝王之術沒有白練,輕易的便將一群尼姑從敵意狀態,轉化為友善狀態。看來我那席話,說到她們心坎裏去了。

然,以我的城府,內心所想,自是不會從臉上表現出來。如今臉上,卻又是轉化為一副憂愁悲憤模樣,擰著眉頭,欲言還止。

我這番表情,自是瞞不過一幹尼姑。只聽得那老尼姑奇怪的問道:“施主神色如此悲切,莫非有什麽難過之事麽?”

嘿嘿,終於正式上鉤了,心中暗喜了一把。

然臉上卻是黯然悲傷,背負著雙手,仰望著天空。沉寂了良久之後,我才重重的一聲嘆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