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竇建德的對決(第2/3頁)

李世民最後斬釘截鐵地說:“不必多言,吾意已決!”

李唐王朝統一中原最主要的一場戰役,就在這句話中一錘定音。

李世民要放手一搏、孤注一擲了!會後屈突通忍不住再次勸諫,可絲毫改變不了李世民的決心。或許在沙場老將屈突通的眼中,此刻的李世民活脫脫就是一個年少氣盛、好勇鬥狠的典型。

這一年,李世民才二十三歲。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輕人最終還是贏得了“圍洛打援”的勝利,一舉消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這兩大割據政權。

或許屈突通到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的二皇子確實是一個天才——一個縱然不算千載難逢,起碼也是百年不遇的軍事天才。

李世民作出決議後,隨即兵分兩部,命齊王李元吉和屈突通率一部繼續圍困洛陽,自己親率驍勇之士三千五百人,向虎牢進發。

武德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李世民進駐虎牢關。

在與竇建德決戰之前,李世民就出人意料地露了一手,給了夏軍一個下馬威。二十六日,李世民率五百名騎兵出虎牢關,東行二十余裏,偵察夏軍動向。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的心裏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

他決定打一場小規模的伏擊戰,挫挫夏軍的銳氣。

李世民命李世勣、程知節、秦叔寶率領這五百名騎兵埋伏在道路兩側,而自己和尉遲敬德只帶著四個人徑直往夏軍的營地馳去。路上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了一句相當自負的話,他說:“我執弓箭,你執長矛,就算有百萬敵眾,又能拿我們怎麽樣!”

在距夏軍大營三裏遠的地方,他們碰上了夏軍的遊騎兵。對方以為他們只不過是唐軍的斥候(偵察兵),都懶得攻擊他們。李世民忽然高喊:“我是秦王李世民!”同時拉弓射箭,當即射死了為首的一個夏軍將領。

遊騎兵飛速跑進軍營中報信,夏軍大營立刻炸開了鍋。

唐軍主帥居然只帶著幾個人摸到了他們眼皮底下?

這簡直比白日見鬼更讓他們駭異。當然,這同時也讓他們感到無比驚喜——因為李世民這麽做等於是在送死。轉瞬之間,夏軍的五六千名騎兵排山倒海地沖了出來,都想活捉秦王這條大魚。

李世民的隨從騎兵大驚失色。李世民卻若無其事地說:“你們盡管先走,我和尉遲敬德殿後。”那幾個騎兵慌忙拍馬狂奔而去,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卻一臉優哉,按轡徐行,等到夏軍幾乎快追上的時候,李世民才回頭放箭。每發一箭,夏軍必有一人落馬。追兵恐懼,不敢逼近,想想又不甘心,於是再追。可每次追上來,為首的幾個都會被李世民射殺,尉遲敬德前後也殺了十余人。如是三番五次,追追停停,最後夏軍終於被李世民引入了伏擊圈。李世勣等人率眾突然殺出,大破夏軍,砍殺了三百余人,俘獲夏軍勇將殷秋和石瓚(zàn)。

竇建德被李世民死死地擋在虎牢關外,一擋就是一個多月。

從武德四年三月下旬到四月末,竇建德率十余萬大軍對虎牢發動了多次進攻,卻被唐軍一一擊退,始終無法前進半步。四月三十日,李世民又命王君廓率一千余名輕騎兵抄掠了夏軍的補給隊,不但繳獲全部糧草和物資,還生擒了夏朝大將軍張青特。

形勢急轉直下,夏軍士氣低落,每天都在盼望班師。

虎牢成了一座泥潭。

到底是繼續進攻,還是班師回朝?竇建德發現自己站在了一個命運的轉折點上。

夏朝的國子祭酒淩敬向竇建德提出了一個新的戰略。他說:“大王應率全部兵力渡河北上,奪取懷州、河陽,命心腹將領鎮守,然後親率大軍翻越太行山,進入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占領汾州(今山西吉縣)、晉州(今山西臨汾市),向蒲津(今山西永濟縣西黃河渡口)進攻。這麽做有三個好處:其一,如入無人之境,可獲全勝;其二,開疆拓土,壯大實力;其三,關中震駭,洛陽之圍自解。以目前的情勢看,沒有比這更好的戰略!”

這是一個典型的“圍魏救趙”之策。按照淩敬的設想,如果夏朝出兵河東、威逼關中,李世民必定要回師自保,其結果就是——洛陽之圍不解而解,中原唐軍不敗而敗。

竇建德一開始也決定采用這個戰略。可王世充的使臣王琬和長孫安世每天都在他面前痛哭流涕,同時還暗中用重金賄賂夏軍將領,所以當竇建德征求諸將意見的時候,多數人都反對淩敬的提議,說這純粹是紙上談兵、書生之見,絕不可聽信。

事實上淩敬的戰略雖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問題是過於理想化了,難怪被將領們譏為書生之見。首先,夏軍一旦掉頭北上,早已岌岌可危、糧盡援絕的東都還能撐幾天?恐怕等不到夏軍占領河東,東都就陷落了。其次,河東是李唐的發祥地,經營日久、根基牢固,同時又是抵禦突厥的前沿陣地,並州、浩州、晉州等戰略要地皆有重兵布防,城高池深、糧草充足,豈能讓夏軍輕易拿下?就算竇建德不以占領河東全境為目的,只從上黨直插蒲津、威逼關中,可並州、西河、介休一線的唐軍又豈能坐視?而正在圍攻東都的中原唐軍也不是樁子,即便暫時不能攻下東都,李世民肯定也會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圍困,自己則親率主力北上。到時候夏軍必然遭到唐軍的圍追堵截,甚至很可能落入腹背受敵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