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突厥叛亂(第3/6頁)

曹懷舜雖保住一命,但是回國之後,還是遭到了革職流放的處罰。

橫水之戰的失敗,顯然是因為唐軍中了突厥人的圈套。

首先,突厥人拋出假情報,目的就是要誘使曹懷舜長途奔襲,消耗體力;其次,阿史德溫傅與曹懷舜略微交手便主動撤離戰場,明顯是為了試探唐軍的戰鬥力;最後,唐軍二部剛一會師,突厥主力就突然出現,更加說明阿史那伏念實際上一直在盯著曹懷舜,之所以按兵不動,就是想等李文暕過來,然後把這兩支部隊一塊吃掉。

總之,突厥人事先已設計好了一切,然後才把唐軍一步一步引上了歧途。

要命的是,唐軍的前鋒指揮官曹懷舜偏偏又是一個既貪功又怕死的草包,所以才會自始至終被對方牽著鼻子走,最終讓突厥人的陰謀得逞。

那麽,當北征軍的前鋒被突厥人玩弄於股掌並圍殲於橫水的時候,主帥裴行儉在幹什麽呢?

值得慶幸的是,裴行儉畢竟不是等閑之輩。他並沒有把勝利的賭注全部押在前鋒曹懷舜和李文暕身上,而是暗中打出了一張絕妙的好牌:就在前鋒二部剛剛出發時,裴行儉便已派遣裨將何迦密、右領軍中郎將程務挺,各率一支精銳騎兵分路出擊,目標直指阿史那伏念的老巢——金牙山。

由於阿史那伏念為了一舉吃掉唐軍的前鋒二部,早已把主力全都拉了出去,所以留守金牙山的兵力十分薄弱,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很快便被擊垮。阿史那伏念的妻兒皆被唐軍俘虜,輜重糧草也盡數落入唐軍之手。

阿史那伏念絕對沒有料到——就在他自以為得計地斬斷唐軍手臂的同時,裴行儉卻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端掉了他的老巢。

一來一去,阿史那伏念顯然是虧大了!

老巢被洗劫一空,後勤補給出現了嚴重困難,阿史那伏念只好率部撤進了大漠深處。

雖然裴行儉策劃的奇襲行動大獲全勝,但橫水之敗畢竟也給唐軍造成了重創,所以裴行儉不得不把軍隊暫時拉回代州(今山西代縣)休整。

然而,休整期間的裴行儉並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在醞釀一個新的更大的計劃。

他的目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接下來的日子,裴行儉頻頻派出間諜,對突厥人實施了一系列的反間計。漸漸地,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開始互相猜疑。由於此前阿史那伏念因貪圖金帛與唐軍議和,放走了曹懷舜等人,阿史德溫傅就已經對他非常不滿,背後大罵他“豎子不可與謀”,所以阿史那伏念時刻擔心阿史德溫傅會對他下黑手。此外,他的妻子兒女現在都在唐軍手裏,阿史那伏念自然也要考慮她們的安危。

在多種不安的折磨下,阿史那伏念最後終於動了降唐的念頭,於是派秘使去晉見裴行儉,表示可以逮捕阿史德溫傅,然後歸降唐軍。唯一的條件是——必須保證他和妻兒的生命安全。

這個條件並不過分,裴行儉當即滿口答應。

盡管與裴行儉暗中達成了協議,可阿史那伏念還是有些舉棋不定。畢竟裴行儉的唐軍主力現在與他遠隔千裏,短時間內根本就打不過來。所以阿史那伏念還是心存一絲僥幸,不想輕易放棄可汗的位子。

對於阿史那伏念這點花花腸子,裴行儉其實心知肚明。

他知道,不使出殺手鐧,阿史那伏念絕不會輕易就範。

可是,如何使用殺手鐧呢?阿史那伏念不是早已退至大漠深處了嗎?此刻裴行儉的主力又駐紮在代州,雙方遠隔千裏大漠,豈不是鞭長莫及?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

因為,早在阿史那伏念率部北撤的時候,裴行儉就已派遣程務挺和張虔勖,就近調集單於都護府的府兵,從背後悄悄跟上了他。所以,此刻唐軍並非與阿史那伏念遠隔千裏,而是隱藏在他的大營附近,隨時等待著裴行儉的下一步指令。

這一招,阿史那伏念當然是打死也想不到的。

而裴行儉之所以沒有命令這支追兵發動進攻,就是想通過實施反間計,加上手中的人質籌碼,迫使阿史那伏念投降,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隨後,劉敬同和程務挺接到了裴行儉的指令,隨即逼近阿史那伏念的牙帳。阿史那伏念一直以為唐軍不會這麽快越過大漠,所以根本沒什麽戒備。直到唐軍突然出現,阿史那伏念才如夢初醒。他萬般無奈,只好設計逮捕了阿史德溫傅,然後帶著各部酋長及其部眾,前往裴行儉的大營投降。

至此,東突厥的第二次叛亂宣告平定。

在這個世界上,憑借勇悍和武力取勝的名將常有,而善於用智慧和謀略克敵的名將則不常有。

裴行儉顯然屬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