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一夜:後黨的覆滅(上)(第3/3頁)

當韋後從睡夢中猝然驚醒的時候,臉上幾乎還殘留著一絲笑靨。

因為在夢中,她已經登上了女皇寶座,正在接受滿朝文武和天下蒼生的朝拜。恍惚中,那一頂金黃色的女皇冠冕似乎還在眼前閃閃發亮,那一片山呼萬歲的壯闊聲響仿佛還在耳邊回蕩,可為什麽忽然之間,一切就都消失了呢?為什麽此刻眼前所見,居然是禦榻旁昏黃微弱而且搖曳不定的燭光?為什麽此刻耳中所聽,居然是寢殿外驚天動地而且紛至沓來的呐喊?

沒想到夢醒時分,現實竟是如此殘忍,人生竟是如此荒誕!

不過,此刻的韋後已經不敢再去細想那個遽然失落的女皇夢了,因為眼下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逃命。

鬢發散亂,衣裳不整的韋後就這樣失魂落魄地跑出了寢殿,只身逃進位於不遠處的飛騎衛士營(羽林軍一部)。危急關頭,韋後仍然保留著一絲清醒。她還記得,當初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時,她和李顯一開始也是驚慌失措,可後來有了軍隊保護,他們就徹底擊潰了政變部隊。如今,她希望自己也能像上次那樣絕處逢生,反敗為勝。

然而,韋後錯了。

她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當她像一只驚弓之鳥一頭撞進飛騎衛士營的時候,恰好遇見了一個全副武裝的飛騎軍官。

韋後如釋重負地笑了。

之所以如釋重負,是因為她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救兵。

那個軍官也得意地笑了。

之所以得意,是因為在他眼中,此刻的韋後早已不是什麽至尊無上的皇後,而是一個窮途末路的女人,一塊送到嘴邊的肥肉。

是的,一塊肥肉。軍官想,只要砍下她的頭向臨淄王李隆基邀功請賞,自己起碼可以少奮鬥二十年。

心念電轉之間,軍官快步上前,手中鋼刀一揮,對面的那顆人頭就飛了起來。

然後,韋後的身軀就像一具僵硬的稻草人一樣,直直地仆倒在了泥土之中。

她倒下去的時候無聲無息。

原來,如此權勢熏天,不可一世的女人,倒下去的時候也可以如此無聲無息。

韋後死了,死在距女皇寶座僅半步之遙的地方。

她沒有想到,這半步竟然是一道天塹。

一道成與敗的天塹,一道生與死的天塹,一道永恒與幻滅的天塹。

而韋後之所以在這道天塹前一失足成千古恨,原因只有一個——她不是武曌。

縱然她費盡心機,不擇手段地坐上了武曌曾經坐過的位置,可她並沒有忍辱負重,嘔心瀝血地付出武曌曾經付出的一切。

在發動革命,篡唐稱帝之前,武曌已經花了整整三十年的光陰編織她的權力之網。直到確認這張網已經環環相扣,堅不可摧,足以經受來自各個方向各個角度的沖擊和震蕩時,武曌才敢堂而皇之地革掉李唐王朝的命。

而韋氏一直迷醉在武曌所創造的女主天下的神話光環之中,卻不願去了解武曌究竟用了多大的代價才支撐起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的神話。

武曌之所以能貌似輕巧地革掉李唐王朝的命,是因為她自己早已成長為一個鐵腕無敵的政治巨人。而韋氏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毒死中宗李顯,則無異於親手折斷了自己的政治保護傘,讓自己過早地暴露在了政敵的槍口下。

武曌之所以能夠遊刃有余地駕馭文武百官,是因為三十年的苦心經營已經讓她化身為帝國的靈魂,使她確鑿無疑地擁有了恩威刑賞的統治權柄,從而將每一個大臣的政治生命牢牢握在了手中——無論生死榮辱,無論貴賤窮通,都在武曌的股掌之間。

而韋氏呢?倉促奪權使她根本不可能擁有主宰天下的實力,也來不及對帝國的權力結構進行必要的重組,更來不及讓她的勢力滲透到帝國政壇的每一個角落。換言之,僅僅占據權力金字塔的頂端,並不意味著就能有效駕馭帝國的統治機器。舉例來說,兵部侍郎崔日用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才會毅然倒戈,把他的籌碼押在了李隆基身上。因為他知道——天下人心仍在李唐而不在韋氏。

綜上所述,韋氏政權注定只能是曇花一現。

說到底,是韋後的平庸無能,急功近利和倒行逆施,決定了她自己及其黨人的可悲下場。韋後一心一意想成為武曌第二,只可惜,她既沒有武曌的命,更沒有武曌的智慧、能力、膽識、城府和手腕,所以,她最終只能成為一個失敗的“山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