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對決(第4/4頁)

獵獵山風鼓起她的衣袂裙裾,讓她遠遠看去就像是一面孤獨而絕望的旗幟。

兀立在萬仞絕壁之上,置身於寥廓蒼茫的天地之間,太平公主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脆弱和渺小……

直到最後一只歸巢的倦鳥從她頭頂緩緩掠過,直到天邊的殘陽燃盡了它的最後一點亮光,太平公主才木然轉身,默默地向來路走去。

次日,太平公主回到長安。一邁進府門,皇帝的賜死詔書就到了。

這就是結局嗎?

是的,這就是結局。

當太平公主把頭伸進白絹的一刹那,她仿佛看見母親武曌正在不遠處對她微笑。母親的身上沐浴著一片聖潔的光芒。這片光芒是如此安詳而又如此溫暖,以致太平公主感覺自己很快就在這片白光中徹底融化了……

太平公主自縊身亡的當天,除薛崇簡外,其他幾個兒子,連同所有黨羽全部被朝廷誅殺。薛崇簡雖是太平公主長子,但他的政治隊列不在母親那邊,且因數次勸諫母親不要與皇帝為敵而遭到鞭撻,所以官職爵位仍然保留,並賜姓李。

隨後,朝廷抄沒太平公主的家產,發現奇珍異寶堆積如山,絲毫不亞於皇宮。此外,“廄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資治通鑒》卷二一〇)。投水而死的竇懷貞仍遭“戮屍”之刑,並被改姓為“毒”;參與謀反的宗室親王李晉被判斬首,改姓為“厲”。

太平一黨中,唯獨被赦免死罪的是太平的兩個男寵崔湜和盧藏用,二人分別被流放竇州(今廣東信宜市)和瀧州(今廣東羅定市)。

崔湜暗自慶幸自己福大命大,居然又一次從滅頂之災中死裏逃生。盡管他頗為後悔當初沒有接受皇帝的籠絡,以致落到了今天這步田地,但是相對於竇懷貞、蕭至忠等人而言,崔湜還是有理由感到慶幸——畢竟皇帝對他網開一面,留了他一條命。

僅憑這一點,崔湜就相信自己很快便會東山再起。

他慢慢悠悠地走上了貶謫之路,信心滿滿地期待著再次被朝廷召回的消息。

可崔湜錯了。

這一次,他不會再那麽走運了。就在他被貶出長安不久,宮女元氏在有司的審訊下招供,稱崔湜就是企圖鴆殺皇帝的首謀。有司立即上奏,李隆基勃然大怒,馬上追發了一道詔書,將剛剛走到荊州的崔湜就地賜死。

緊隨這場流血政變之後,李隆基又著手對朝廷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整肅——文武百官中,凡是曾獲太平公主青睞者皆遭貶降,而原本受她排擠的則全部得到升遷,整個換血行動一直持續到這年年底仍然沒有停止。(《資治通鑒》卷二一〇)

經過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博弈,經過一輪又一輪鮮血和死亡的洗禮,一個婦人幹政,皇權旁落的時代終於落下了帷幕。如果從公元664年武曌垂簾聽政算起,到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覆滅為止,大唐帝國在這個“牝雞司晨”的巨大夢魘中已經跌跌撞撞地行走了半個世紀之久。盡管這段混亂無序,陰盛陽衰的歷史並未導致帝國走向沒落,但是中樞政治的頻繁動蕩卻使這個原本生機勃勃的王朝一度喪失了動力和方向,只能在混沌和迷茫中徘徊蹉跌,躑躅不前……

如今,無論是病弱的高宗李治,昏聵的中宗李顯,淡泊的睿宗李旦,還是鐵腕無情的武曌,野心勃勃的韋後,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都已經從帝國的政治舞台上一一消失,惟獨剩下一個天賦異稟,雄才大略的年輕帝王,正躊躇滿志地屹立在帝國的權力巔峰之上。

此時,年僅二十九歲的唐玄宗李隆基相信,在他的引領下,這個歷經滄桑的百年帝國必將走出黑暗而漫長的歷史隧道,迎來新時代的熠熠曙光!

是的,李隆基即將開創的這個時代,將是大唐三百年歷史上最輝煌、最鼎盛的一頁,也將是中國歷史上最令後人心馳神往,追慕不已的一個黃金時代。

它的名字叫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