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屍山血河(第5/6頁)

下山之後,他在專用大帳內閉關三日,與長生天進行了長時間的對話。第四天,成吉思汗從大帳中走了出來,昭告全軍:“我現已領受了長生天的旨意,前去攻打我們不共戴天的仇敵,以告慰祖先的英靈。同時,也告慰契丹那些亡國之人的英靈。現在,讓我們男女老幼,所有的蒙古同胞同心協力,攻打金狗!”

聽到成吉思汗的宜言,全軍將士擊盾,拔劍、舉起長槍,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此時,成吉思汗五十歲。

每一個蒙古人都對金國恨之入骨。成吉思汗還特意提到了契丹,這是為了博取現在生活在金國土地上的那些契丹人的支持。

將伐金的理由歸結為為父祖報仇和為契丹人雪恨非常巧妙。有了這兩個理由,成吉思汗的這次出征便不會被人認為是出於個人的野心,而是冠上了國家戰爭的名義。

成吉思汗重新發布了伐金軍的編制,全軍集結在大帳前,頓時形成兵馬的海洋。

有身穿結實的銷甲、手握長槍和大刀的騎兵,有手持短槍、背著兩張弓和分別裝有不同箭的三個箭筒的輕騎兵,有手持短刀和盾牌的步兵,有趕著駱駝和牛的輜重部隊。軍團分為先鋒、中軍和輜重,中軍兩面配置了左翼和右翼。中軍又分為先鋒、中本隊和大中軍。

兵馬之外,還有滿載各種攻城用具的牛車,有攻城車、突擊梯子、投擲器、投石器和大盾等。

每個將士都配備了三四匹戰馬,兵士除了帶著武器之外,還將幹肉、千乳、奶酪以及帳篷等拴在馬鞍上。

先鋒軍開始行進,後面的部隊也陸陸續續邁開步伐,草原上空頓時塵土飛揚。

成吉思汗任命豪勇之士者別和古亦古捏克為先鋒。先鋒軍是成吉思汗親衛軍中最為精銳的一支。以術赤為首的四個兒子、以合撒兒為首的三個弟弟,以及早逝的三弟之子額勒只帶、四駿(博爾忽已亡)四狗,訶額侖義子曲出、闊闊出、失吉忽憲忽,軍師耶律阿海、禿花兄弟均隨軍出征。

只留兩千多將士留守大本營。可以說,此次伐金,成吉思汗幾乎傾巢而動。

出征之前,成吉思汗看望了自己的每一個妻子。這次出征他誰也沒有帶,因為這是一場孤注一擲的戰爭。

如果失敗,蒙古也就沒有了明天。成吉思汗雖然有自信能夠取勝,但凡事總有個萬一,而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成吉思汗到妻子居住的營帳裏,一一道別。

出征的前一天,成吉思汗來到孛兒帖的住處。這次,他要帶著孛兒帖所生的四個兒子——二十五歲的術赤、二十三歲的察合台、二十一歲的窩闊台和十九歲的拖雷出征,他們個個都已經長成了英武的年輕將領。

每次出征,他都無法保證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歸來。家人是支撐蒙古的重要戰鬥力量。

孛兒帖此時已經五十一歲。那頭年輕時迷倒成吉思汗的黑發已經變得花白,身體也變得幹瘦。但是,她的衰老並不僅僅是因為歲月的流逝,更是因為擔心丈夫和兒子的安危。這樣的擔心加劇了她的衰老。

“我要走了。家裏的事情就拜托你了。”成吉思汗若無其事地說,似乎只是到附近去放放羊。

“您多保重。”孛兒帖也若無其事地答道。

夫婦之間不知進行了多少次這樣的對話。成吉思汗每次凱旋歸來,都會帶回新的女人,來孛兒帖住處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孛兒帖自己也知道,她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吸引丈夫的魅力了。但是,她相信成吉思汗最終要回歸的地方還是自己這裏,她有這樣的自信。丈夫在疲憊不堪的時候,受傷的時候,當然還有最不吉利的想象——死亡的時候,最終還是要回到孛兒帖身邊。

“我們好久沒這樣坐著說話了。”

此時的成吉思汗已經不再是全蒙古的霸主,而似乎變成了多年以前的那個鐵木真。他的臉上沒有了霸氣和殺氣,剩下的只有當年兩人初次相見時的憧憬和好奇。這正是孛兒帖深愛的他真正的樣子。走上爭霸之路後,鐵木真就變了。或者說,他不得不改變。現在,他再次來到孛兒帖面前,暫時卸下霸主的武裝,恢復了本來面目。

“臣妾永遠在這裏等您。”孛兒帖說道。

“等這次打完仗回來,我們兩個人一起去釣魚吧。”成吉思汗說道。

“這話啊,您在進攻西夏的時候也這樣說過。”

成吉思汗的表情有些狼狽。

“攻打乃蠻的時候您也這麽說過。”

“這次我一定說話算話。”

“當時您也這麽說。”

“對不起。這次我給你帶金國的奇珍異寶回來。”

“我什麽也不要,只要您能平安歸來,便是對臣妾最大的安慰了。”不論丈夫取得如何輝煌的戰果,孛兒帖都沒有什麽可高興的。她期望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平安歸來。只要失去一個兒子,不管戰爭勝利與否,對孛兒帖來說都是失敗的。但是,作為成吉思汗的妻子,她不能將這些話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