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變質的志向(第5/6頁)

但是,誰都明白,這次的忽裏台是在拔都的主導下舉行的。以蒙哥為首的拖雷一家也全部趕來。家中最為年長的唆魯和帖尼因為年邁未能參加,但是仍舊住在阿剌豁馬黑附近的蒙古包中,拭目以待。

參加忽裏台的人都將視線聚焦到拔都身上。拔都正要發言,忽必烈站了起來,反駁道:“忽裏台的決議是全蒙古人的意思,誓言不會永遠不變。在第三代大汗選舉的時候,忽裏台不是也違反了窩闊台汗的遺言,推舉了貴由嗎?從窩闊台家選汗位繼承人,是在窩闊台汗還在世的時候。窩闊台汗和貴由汗去世之後,當年那些約定和誓言都已經如同廢紙一張。”

忽必烈說完,拔都馬上站了起來,接著說道:“忽必烈說得極是。當年家父和叔父察合台之間發生爭執。本來按照末子繼承制,應該由拖雷叔叔繼承汗位的,但是拖雷叔叔卻將原本屬於自己的汗位讓給了窩闊台叔叔。據說窩闊台叔叔在即位之際,曾經答應在自己百年之後,將汗位傳給拖雷叔叔家的人。汗位不能出自窩闊台家以外的誓約是這之後的事情。因此,我們理應以窩闊台叔叔即位時的那個約定為先,推舉其他人繼承汗位也無妨。因此,我推舉將汗位讓給窩闊台家的拖雷家的長子蒙哥為汗。”

拔都的發言鏗鏘有力而且句句在理。即便不是在他的地盤,也沒有人能夠提出反駁。就這樣,忽裏台大勢確定。

蒙哥天生就是帝王。現在四十二歲的他,跟年輕的對手相比,顯得成熟穩重,經歷豐富,學識出類拔萃,人望也頗高,是繼承汗位的最佳人選。

但是此時卻殺出一員伏兵,支持拔都的將軍忙哥撒兒站起來,推舉拔都。“在下絲毫不懷疑拖雷家蒙哥王子的能力,但是,拔都王子不是更適合繼承汗位嗎?在窩闊台汗發起第二次西征的時候,拔都王子立下了赫赫戰功,在西部建立了帝國當中最為強大的一個汗國,功績無人可比。而且,他出身於長子之家。還有誰比他更適合繼承汗位呢?”

拔都本人並無繼承汗位之意。要是成為蒙古的可汗,就必須回到蒙古的故地。

現在君臨欽察的拔都,已經獨占了第二次西征的所有戰果。

拔都對現在擁有的一切已經心滿意足。他重實際而不重虛名。

拔都將國都定在薩萊城,那是連接東西方的要塞。如果為了表面的榮耀,成為蒙古的可汗,回到故土,他稱霸世界的野心就無法實現了。

忙哥撒兒的這個提議完全是為了討好拔都,但拔都慌了,忙道:“我家在血統上常被人懷疑,因此早已經被排除在汗位繼承人之外。我自己也並不願意就任可汗。祖汗見我家無意繼承汗位,遂將欽察草原這塊土地賜給了我家。現在,如果我被指定為汗,將會混亂血統,違背祖汗遺志。蒙哥無論從能力、功績還是血統上講,都是真正最為理想的可汗,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了。”

他這番話使形勢對蒙哥更有利。

但是,蒙哥堅決推辭。“蒙哥不才,非可汗之器。拔都王兄和各位的推舉讓蒙哥感到榮幸之至,但是蒙哥自認沒有統治大帝國的能力,因此固難接受各位的厚愛。”

但是,這種推辭不過是蒙古人固有的習慣,是一種禮節。從他的本心來說,汗位好不容易從窩闊台和貴由轉到自家,當然不是真心推辭。唆魯和帖尼為首的拖雷一家日思夜盼的汗位即將到手,蒙哥本人幹勁十足。

在大勢將定的時候,蒙哥的異母弟木哥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道:“出席忽裏台的人代表全蒙古人的意志推舉蒙哥王兄為汗,如果王兄推辭,則違背了忽裏台的決議,使忽裏台的權威受損。”

於是,蒙哥接受了忽裏台的任命。拔都心願達成。拖雷家的夙願也終於實現。但是,窩闊台家和察合台家沒有出席忽裏台,蒙哥沒有得到他們的承認。這兩家堅持認為,四皇子家有兩家缺席的忽裏台的決議是無效的。

“如果這兩家堅持不遵守忽裏台的決議,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訴諸於武力了。”拔都態度堅決。

如果真要這麽做,蒙古帝國將會陷入分裂。不過這樣的結果正遂了拔都的願。而以帖木格為首的皇族卻擔心這種事情發生,提出調停。

“在這次的忽裏台上我們推舉了蒙哥為汗,但是由於兩家缺席,不如再在帝國的發祥地翰難河和克魯倫河源頭的牧地舉行一次忽裏台,追認蒙哥的汗位,各位看如何?這樣的話,窩闊台家和察合台家的人也沒有理由再不出席,從而使蒙哥的汗位得到承認。”

這也算給窩闊台家和察合台家的人台階下。

“何必這樣麻煩,只要派兵鎮壓就行了。”

拔都依然劍拔弩張。但是,畢竟是長老們建議,最後他只得勉強同意在斡難河的源頭再召開一次忽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