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立規矩(第2/3頁)

柯八爺和鄭木匠兩個人沒馬上答應。

兩人徒子徒孫都收過不少,但收徒依然還是十分嚴格的,得挑那種忠厚勤快的,而且帶徒弟也不會一帶帶一群,而是一個個的帶。現在他們早就不帶徒弟了,當初的徒弟們都開始帶徒弟了。

“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呢打算建一個印刷坊,搞雕版印刷。以後兩位呢就專門負責作坊的雕版制作,我給兩位每月兩石糧做酬謝,另外你們每帶一位學徒,我另給二百錢的帶徒津貼。若是你們帶的學徒出師,可以獨立雕刻雕版了,那麽我再給你們三百錢的謝師費。”

張超估計以後兩老師傅雕板速度肯定還會提高,比較有了專門的新工具,以及適應了這種雕刻後,廢板率會降低,速度也有提高。但是光靠他們兩個,是不夠的。

而招募木匠來制版,又不太劃算。畢竟張超只需要他們雕版而已,張超覺得還是多招些少年來做刻字學徒,有老匠人手把手教,自己培養出這樣一群雕版工人,這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

木匠也招一些,但同樣只招幾個,然後招一些學徒,讓他們跟木匠學習選材加工木板。

把雕版分成兩塊,制板,和雕版。

張超給的待遇還是不錯的,月薪兩石糧,這可是相當於一天將近七升糧了。何況帶一個徒弟,只要帶出師,等於就有五百錢,現在粟米一石才五百錢,這等於是帶出一個就有一石糧,哪怕沒能出師,可帶了也有四鬥米。

柯八爺雖然年紀不小,可也不由的為這條件給動心了。鄭木匠更是如此,他一個崔鶯鶯帶來的陪嫁奴仆,居然還能拿到這麽多錢。

“好。”柯八同意了。

鄭木匠也同意,但他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希望今後張超能給讓他家孫子自贖還良。

“放心吧,就是不自贖,張家每年也會放免幾個表現最好的下人。如果下人自己有錢願意自贖,我們當然不會為難。”

商量了一會後,兩人都一致認為沒必要再另外去招木匠,他們兩個既可以教刻字,也能教制板,反正這些其實都只是挺簡單的。如果只是學一樣,而不是學全套的木匠手藝,他們認為有一個月時間,就足夠把年青的學徒們教會了。

張超知道兩人想多賺點教學費,也並不反對。他只要的是效果,只要效果有了,他不在意其中的過程。

拿著兩人雕好的那兩塊版,張超仔細的看了幾遍,發現手藝還不錯,沒有錯字。

雕版是陽文,但字是反的,這樣印刷在紙上後,就成為了正的了。

張超放下雕版,過去聽他們介紹他們琢磨出的新方法。

“按三郎原先的法子,先上版,在木板上刷一層稀漿糊,然後把稿子橫平豎直的貼好在板上。然後是刻版,不過我們在刻板前,先用手指頭蘸點水,在樣稿後輕輕的搓,這樣就能把紙背搓薄一點,這樣書稿上的字跡就能更加清晰,如同是直接寫在木板上的一樣,鐫刻起來就要方便的多。”

說著柯八公親自給張超示範了一遍,果然,沾水把紙背一搓,搓下不少纖維來,紙更薄透,字跡也更清晰了。這可比張超之前費心的去找又薄又透的紙要簡單方便的多,果然有時土法更實用。

柯八公拿起那塊版開始刻,他以拳刀為主工具,基本手法是右手握拳刀,刀柄向著外側傾斜四十度左右,向下向內用力。左手用大拇指第一關節攏住刀頭,控制運刀的速度、方向,還要防止滑刀。

第一刀沿著需刻墨線的外周約兩三毫米,向下並自外向內的用力在木板上拉出一條同樣深約兩三毫米的刻痕。

“這是發刀。”柯八爺邊刻邊解釋。

邊說他邊將木板平轉一百八十度,用刀鋒緊貼著墨線以下大約四十度的傾角再拉出一條刻痕,也發刀刻痕的底部相交,在截面上呈V字形……

這位多年的老木匠自有一套刻字的手法,只是以前刻的字沒有這麽精準的需求,現在總結過後,他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手法來達到雕刻的要求了。

把字刻出來後,還要進行打空,就是把版面上那些沒有墨線的空白部份,給鑿掉,他們這部份用的是改造後的鑿子,曲鑿。

打空之後,又還要拉線。就是把版面上分行的直線與四周的邊線刻出來。

當完成這些步驟之後,最後還要修版。

“三郎,如果只是刻錯了一兩個字,我們其實可以補救一下,把刻錯的字鑿掉,然後補一塊木板上去,粘合平整後,再在上面補刻那個字。”

張超觀摩了整個刻版過程,發現自己先前教他們的那些都太簡單了,人家自己總結出來的新方法,比他那個實用多了。

“很好,就按你們的方法來,回頭我給你們招二百學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