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不能慣著皇帝的臭毛病(第2/2頁)

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文遠,你雖說被稱為軍神,但若說這練兵打仗,朕可是比你經驗豐富的。難道朕親自訓練這三萬北衙禁軍,還會不行?”

李超淡淡地回道。“行還是不行,總是得試過了才知道的!”

“歷朝歷代,天下的任何一支強軍,沒有一支不是從血與火,從戰場之是百煉而成的,從沒有聽說,有哪支軍隊是整天在校場上練練就成的。陛下當年的玄甲騎,所向披糜,可那也是百戰而成吧?”

李世民不太高興,可李超說的又句句在理。

一個是滿懷期待,想要李超幫忙的皇帝,一邊卻偏偏是絲毫不給面子的當紅第一寵臣。

政事堂裏,一群宰相們都不禁紛紛向李超投去贊揚的眼神。

不錯,沒有因為成了天子親家翁,就丟了節操。

原來大家還比較反對李超過早的進入政事堂,都希望李超多在外呆幾年呢。現在看來,大家誤會了李相國啊。

李相國雖然年青,但這節操還是滿滿的。

能夠如此直接的駁回皇帝,了不起。

心中雖不高興,李世民還是忍住了。

“那依李相國之見,要怎麽辦啊?”李世民都改口喊李相國了,這是真生氣了。滿殿的親家翁,就沒一個肯支持的,你支持一下朕會死啊。

“陛下,其實府兵制有府兵制的優勢,但也有缺點。兵農合一,軍費開支大大節省,但這樣的府兵肯定不如常備軍訓練有素戰鬥力高。不過建一支常備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常備軍要想維持高的戰鬥力,這可就非常費錢。”

要戰鬥力,還是要省錢?

魚我欲有,熊掌亦想要,李世民當然希望以府兵為主,但也建一支常備軍。

李世民雄心是很大的,突厥、吐谷渾、高句麗,甚至是西域、漠北、安南,這些地方都在他的小本子上,是他心中的目標。但僅靠府兵,肯定是不夠的。於是,他才想要建一支常備軍,同時也是為了加強對京畿的控制權。

“陛下要建三萬人的常備軍,想法是好的,而且其實養三萬常備軍朝廷也是養的起的。”李超看了眼其它的宰相們,笑道,“就算不動用朝廷未來的那一千萬稅收,臣也有辦法弄到這三萬常備軍的軍費,只是臣以為,錢其實都不是問題,能用錢解決的,都是可以解決的。關鍵還是在於,花了這些錢,究竟值不值得,有沒有用!”

說到這個問題,李世民就比較上心了。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個祀延伸點說,就是禮教綱常人綸,是國家秩序,王朝的基石。而這戎,當然就是軍隊,是王朝的防禦,是開拓的武力。只要保證疆域安全,國家才能穩定。只要不斷開拓進取,王朝才能繁盛。

“臣以為,之前陛下選派羽林衛軍官到邊鎮學習受訓,這個想法就很好。不過不必要那麽麻煩的送去邊鎮,讓邊帥去教授兵法。完全可以在長安建一所講武堂,就如國子監一樣,成為一所軍官學校,讓年輕有天賦的低階武官們入校學習,讓京中十二衛的將領們擔任教官,傳授經驗!”

“武官們可以集諸將之長,學習前輩們的經驗,也能學習繪圖計算等等知識。一個好苗子學個兩三年,然後下放到邊關諸鎮,交給邊鎮培養,如此三五年後,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好軍官,到時再調回北衙,那就是個真正的武官。”

“北衙的士兵也可如此,由邊鎮中選拔勇敢精銳之士,然後分批輪調守邊。北衙禁軍們每年分批,或者一年守邊一年在京,如此輪流,可保證北衙禁軍戰力不減,磨礪的更好。同時,也一樣能守衛京畿,又還能加強邊鎮的防禦能力。”

李超平鋪直述,說著自己的方案。

與其花很多錢,在京裏養幾萬禁軍,以及把禁軍的低級武官送去各邊鎮讓邊帥們親自教授兵法,不如在京建一個講武堂,系統的培訓軍官,這樣不單能訓禁軍軍官,也能培訓南衙十二衛的軍官們。

而把北衙的禁軍輪流守邊和戍衛京城,這樣可保北衙禁軍的戰鬥力。

雖然來回折騰,花費也可能大點,但為了不養一群少爺兵出來,這是很有必要的。

“建講武堂,以十二衛將領為教官,選南北衙武官為學生。以北衙禁軍為常備軍,分批調往邊疆守邊、打磨,一半留守戍衛京師,輪番交替。”

李世民捏著下巴,總結李超所說的方案。

越說,李世民眼睛越亮,最後甚至高興的一拍大腿。

“這個法子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