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播種(第2/2頁)

“但是,這種模式,其實是很落後的。真正要想長遠,甚至是既讓家族有長遠的發展空間,也讓朝廷能夠更加富強,過去的這種純農業的方式是不對的。我們應當建立什麽樣的新模式呢?”李超拋出一個問題。

但沒有人答的上來。

李超笑著自己解答,“種地是需要的,畢竟首先得有足夠的糧食,才能養活天下的人嘛。但是,大唐不斷拓寬邊疆,擁有的土地越來越多,而大唐的農耕技術也在變強,我們在擁有更多的畜力,擁有更好的耕具,有更好的施肥育種栽培管理等技術,這讓我們的畝產量大大提升,也就是說,我們哪怕是用過去同樣多的田,也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了。”

“何況,我們現在有更多的田,有更好的技術,更多的畜力,因此我們只需要更少的農夫,就能種出更多的糧食,以滿足天下人的糧食需求。”

“多余出來的人力去哪?”

“應當發展工商業,人之只是需要吃飽,除了吃飽,我們還要穿暖,我們吃飯穿暖後我們還想接受教育,還想過的更好。因此,我們要的就是國家更強大不內亂,也不受外敵侵犯,我們要產出的糧食足夠多,還要手裏有錢,能買更多的東西,過更好的日子。”

“好了,我感覺我已經聽不懂了。”程咬金拍著腦袋笑道。

李超繼續道,“糧食充足,只是國力強盛的一個基礎的指標而已。國家強盛,還需要哪些?有很多,比如首先要糧食充足,其次,朝廷還得有足夠多的銅產出,因為就算現在有紙鈔可流通,但大唐的貨幣根基還是銅錢,沒有足夠的銅錢,貨幣就會混亂,天下民生、商業經濟也會混亂。”

“其三,還得有足夠多的鐵產量和鋼產量,鐵和鋼對國家非常重要。因為鋼鐵是打造鎧甲兵器的基本材料,有好的鋼鐵有足夠的鋼鐵,才能讓朝廷的軍隊保持著良好的裝備和極高的戰鬥力。”

“糧食產量、銅產量、鋼鐵產量,這是硬指標,必須得達到一定的量,才可能強盛。此外,還有不少軟指標,比如說識字率。”

唐朝的識字率是多少?這沒有詳細的數據,但根據上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可以差不多得出結果,唐初的識字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左右。

貴族、官僚、地主、部份商人,是識字階層,甚至貴族官僚地主商人們的女眷,也大多數是不識字的。文盲的數量多的嚇人,大唐現在人口總數有五千余萬,按這個算,識字的人約有一百五十萬。

李超覺得很少,但其實這個識字人口數量,已經讓李世民多次沾沾自喜,覺得大唐的文教非常有成績了。

識字率對國家有影響嗎,非常有影響。

文盲就是睜眼瞎,字都不認識,也往往就愚昧不開化,尤其是這個時代的人,往往封閉在家鄉,根本不出遠門,更接受不到外面的事物和信息。

百姓都是愚昧的,國家又怎麽可能強盛呢。

就跟魏晉南北朝時代,那些貴族、士族階層都成了大奴隸主一樣,他們都不需要去做別的,弄大量的隱戶逃戶給自己佃田就好了。國家到處是這些權貴地主階級,連稅賦都不交,百姓都跟朝廷沒關系了,國家的丁口遠遠沒有那些豪強們占有的人口多,這國家怎麽可能強盛。

歷朝君王們最有抱負的一個理想,其實也不過是讓天下百姓都成為自耕農,都成為朝廷的丁口。但這種想法根本不現實,全國的人都在家種地,哪怕有這麽多地可分,也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全國都普遍是窮人。

光靠種幾畝地怎麽可能過好日子,光種地,糧食豐收了也不過是谷賤傷農。

發展工商,才可能國富民強,一來朝廷能增加稅收。二來,工商發展必然帶來技術的進步,到時軍隊裝備等也更厲害。再有,工商發展也會讓商品更種豐富,讓百姓生活更便捷好過。

李超看他們都一頭霧水的樣子,也不指望他們馬上就能明白這些。但是自己拿下封地以後,肯定會按照這種方法來經營的。

當然,他相信今天程咬金他們聽了自己的話後,以後經營自己的領地時,也肯定不會再一味的只是種地養殖了。

有的時候,新的理念並不需要強制灌輸給別人,慢慢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好。當程咬金發現自己搞貿易,做加工業更賺錢的時候,他還會非要去種地養羊嗎?

當然不會,程咬金也是個很聰明的人,李超相信他知道怎麽選擇的。

早晚有一天,貴族們都會變成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