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帝國鬼才(第4/8頁)

這場二十萬人的大決戰神速般結束,東魏軍的騎兵在各支梁軍留出的空隙裏穿插奔騰,肆意蹂躪隊形零散的梁軍。戰爭勝利靠團隊,醉酒的蕭淵明、勇猛的胡貴孫全部做了東魏軍的戰俘。東魏軍描繪勝利的檄文道出這場戰爭的輕松與殘酷,“(梁軍)亡戟棄戈,土崩瓦解,掬指舟中。”投降無罪,繳槍不殺,大批梁軍投降,逃跑的梁兵爭搶船只,砍落的手指頭堆滿船艙。

東魏軍擊潰蕭淵明軍團,氣勢洶洶撲向泗水堰,他們要把堰鑿開,把守堰的軍隊殺光。梁軍守堰部隊的鎮定令東魏軍倍感驚訝。梁軍兵敗如山倒爭相逃命,戰場上的逃兵漫山遍野,先登上戰船的士兵揮舞刀劍砍殺爭船的自家兄弟,亂成一團。守堰梁軍卻陣容整齊,井然有序地向南撤退。當東魏將士看到軍陣上方的旗幟時恍然大悟,這是羊侃的軍隊。羊老虎威名遠振,名氣在北方大過南方。姑不說他的鷹爪功和輕功造詣,單講長安城外壕溝裏近在咫尺射死西北義軍大將莫折天生那一箭,可謂一箭定雍州。這就是戰將的名氣,士兵們喜歡這樣的將領,長志氣壯膽量。

東魏軍戰略目標實現,沒必要與羊老虎決一死戰,白白犧牲士兵的性命。他們目送羊家軍從容自若離開戰場。

蕭淵明作為戰俘來到東魏新都,元善見皇帝在宮門舉行盛大的受俘儀式,鄴城民眾滿懷好奇心圍觀大戰前夕舉杯酣飲的梁軍主帥貞陽侯。蕭淵明大有魏晉之風,風度堪比淝水激戰正酣尚與人圍棋的一代名相謝安。只可惜淝水打贏,寒山卻打輸。

元善見皇帝態度和藹,例行公事般嚴厲訓斥一頓後宣布釋放蕭淵明。皇族之間惺惺相惜,用不著像劉裕那般砍皇帝的人頭宣示赫赫戰功。何況蕭淵明是梁朝的老親王,應該給予尊重。

皇帝身邊的一個人引起蕭淵明注意,那人看他的目光有欣賞之意。此人特別年青,不到二十歲,生得又黑又醜,大臉頰,臉上、脖子上覆蓋一塊又一塊像魚鱗般的銀屑。蕭淵明意識到此人患有嚴重的銀屑病,就是牛皮癬。從官服上看,官居上品大員。蕭淵明排除高澄的可能,因為傳說中的高澄英俊帥氣,絕非此等樣人物。那人見蕭淵明瞧他,憨憨一笑,小指挖挖鼻孔,將鼻涕隨手抹在官袍上。

蕭淵明心中一陣難受,這是誰呀,太惡心了吧。年紀輕輕官居高位定然是高門貴族子弟。從江南隨手抓一個貴族出來也不至於廟堂之上如此丟人現眼。

從鄴城去晉陽見高澄的路上,有人告訴他那個年輕人的名字,高洋。蕭淵明長出一口氣:“唉,事實證明我是個蠢貨,但比高家二兒子強許多,瞧那副邋遢和惡心樣注定不如我。”打死蕭淵明也想不到,這個令人作嘔的年輕人會用生花妙筆將他從階下囚變成萬人景仰的皇帝。除了好奇和惡心,蕭淵明對高洋沒有別的念頭,一路上只記掛叔叔蕭衍是否經受得起失敗打擊。

梁軍大敗的消息傳到南京時蕭衍正睡午覺,宦官進來叫醒他,說朱異有要事啟奏。蕭衍驚恐萬分,因為若無急事,朱異絕不會在休息時間內打擾。急事必然是戰報,又必然是壞事,倘若好事不必急於一時。蕭衍急急忙忙上殿,他猜中了,朱異只輕聲說了四個字“寒山失利。”

蕭衍只覺腦子嗡得一聲,他從基層做起,熟悉官場報喜不報憂的老套路,大勝即小勝,小勝即小敗,失利就是大敗仗。若非宦官眼疾手快去攙扶,恍恍忽忽的蕭衍差一點從床上一頭栽到地上。半晌嘆息道:“吾得無復為晉家乎!”(我也要像晉朝那些皇帝一樣了嗎!)

無怪蕭衍過度緊張,寒山的十萬軍隊是梁國的中央軍、主力部隊。一朝全軍覆沒,無異將蕭衍的槍杆子硬生生折斷。圖霸中原,實現天下一統的夢想宣告破裂。梁軍一敗,侯景難以獨善其身。一旦侯景再敗,戰火將引向江南。這還不是蕭衍最憂慮的事情,十萬大軍一丟,從此中央弱地方強,各地諸侯王的軍隊蓋過中央軍,這才是最大的隱患。兵戶中的小孩長大成人至少需要十年,自己不可能再活十年,骨肉相殘的悲劇難道會再度發生?晉朝八王之亂的歷史難道會重演麽?

不待老菩薩理清思路,侯景的使者王偉來到建康。

渦陽鬥智

侯景第一時間得到寒山兵敗的消息。十萬大軍一仗而潰,侯景對梁軍戰鬥力產生懷疑,與王偉謀劃利用東魏國的內部矛盾做文章垂死掙紮。鄴城的變化逃不過侯景的眼睛,他與東魏朝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孝靜帝元善見鋤奸行動失敗被囚,保皇派們命喪黃泉。侯景認為有必要利用東魏國親皇族的勢力。

王偉來建康只有一個目的,希望蕭衍從逃往江南的元魏皇族中挑選一人做魏國皇帝,借機把東魏國的保皇派拉到自己一邊來。此時此刻,侯景的雄心仍然沒有消退,企圖在東魏國與梁國之間再造一個國家。當然,這個國家臣屬於梁朝。侯景表態“河之南北,為聖朝之邾莒,國之男女,為大梁之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