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兵器司中(第2/4頁)

“開——”七郎根本不用那拉環,直接展開雙臂將那神臂弓拉成了滿月形狀,將弓弦搭在機簧之上。

“小將軍真是神力啊——”那小吏大驚失色道,“自我大宋開國以來,還從未有人單以臂力就可以將神臂弓拉開的,莫非小將軍是天神轉世不成?”

“哼——”四郎在一旁冷哼了一聲,從七郎手中接過那弓,氣陳丹田,使足了力氣,在那小吏的面前,眼睜睜地同樣拉開了神臂弓。

“雖然有些費力,但也不是說只有神人才能拉開的。”四郎的臂力終是比七郎略遜一籌,來開以後就有些後力不繼了,喘了口氣後對那小吏說道。

再看那小吏的表情,很明顯是又一次受了嚴重打擊。

宋軍兵器以弓弩為主,弓弩兵在宋軍中占六成以上。由於弓弩是主要兵器,所以宋朝時衡量一個人的武藝,都是以臂力作為第一標準的,即看能挽開多少石的弓。當時士卒挽弓的最高記錄是三百斤,而一些勇將則更加驚人,可挽四百斤的強弓。不過戰時根本用不到這麽重的弓,倒是準確性顯得更加重要一些了。

也難怪那小吏會吃驚,且不說其他,單就四郎和七郎可以用手拉開神臂弓這一點,就可以奠定他們在軍中的地位了。

接下來那小吏的態度就有了很大的變化,看著我們兄弟三人的目光就如同看著三尊戰神一樣,在這個以武將個人的武勇程度來決定戰爭勝負的年代,個人的實力就決定了你是否可以在戰場上生存下來,最終得到許多人都看不到的權勢和富貴。

又向裏走了一段兒路,我終於見到了聞名已久的拋石機。

以前從來沒有仔細觀察過這種東西,今天有幸考究了一下,發現它大致上應該算作是一種費力杠杆的實際應用。在一個木架子上橫設一軸,軸的中間穿有韌性的長木杆作為拋杆,杆的一端結上一個用繩索聯系的皮囊,囊中可裝巨石,另一端則連結上幾十條到百多條繩索,士兵們各執一端,聽號令一齊用力猛拉,利用杠杆原理和離心力作用把巨石拋出,當然拋出的不一定是石塊,也可以拋射燃燒著的火球等物。據那小吏介紹說,在官渡之戰時,曹軍曾用拋石車擊毀袁紹軍的櫓樓,因發出的石彈在空中飛行有聲音,當時也被叫做霹靂車。

“可惜了!這東西好是好,就是不利於野戰,若是我們去攻城的話,自然是多多益善,現在就——”四郎也是初次見到拋石機,圍著高大的木架子感慨了一番後搖頭嘆道。

“為什麽?”七郎不明所以,開口問道。

四郎在地上用一支長箭畫了個圖形說明道,“若是攻城,敵人大都在城墻之上防禦,位置相對來說比較固定,我們使用大量的拋石機可以給對方以極大的殺傷,並且能夠壓制來自城墻上的攻擊,只要密集地拋射之後,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沖上城頭,反之,如果是來防禦的話,對方在城外的位置變化比較靈活,而拋石機的射程比較固定,效果就差得多了。”

“哦,是這樣啊!”七郎點了點頭,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四公子果然是將才!”那小吏對於這些器械的用法自然是非常熟悉,聽了四郎的話後點頭稱贊道。

“其實還有一點,”我聽了四郎的話以後,覺得有些意猶未盡,就補充道,“大型的拋石機,雖然殺傷力大,射程遠,但是也有一個弱點,就是它往往需要幾十上百的人來操作。兵法有雲,十倍以圍之,攻城的一方,通常要動用大量的軍隊圍城,相比之下城內的士兵數量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應付攻城的一方還忙得焦頭爛額,又怎麽可能使用這種耗時費力效果又不明顯的工具?”

那小吏聽了之後無語,惟有連連點頭而已,表示嚴重同意。

接著再往裏間走,就是些放置金屬器具的房間,閃著黝黑的光澤的鐵蒺藜被繩子穿起來,一串串地碼好,掛在架子上,這些是用來防禦敵人的騎兵部隊的,大片的鐵蒺藜撒下去,可以極大地阻礙敵軍的進程,再配以遠程攻擊力量,如弓箭手的齊射,可以給對方以沉重的打擊。不過,所謂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你有計策,人家就有對策,現在的鐵蒺藜雖然也能給對方造成一些威脅,卻早已經沒有當初時的威力了。

“不過,如果把這些鐵刺裝進我的手雷裏面,威力豈不大增?”我想到這裏,立刻指著那些鐵蒺藜對那小吏說道,“這個東西,給我裝上兩大車,還有那拋石機也弄上個十來輛。”

“沒問題,沒問題。”那小吏殷勤地提醒道,“三位將軍不來挑點兒兵器嗎?內庫裏面可是有不少百煉精鋼打制而成的兵器呢,難得皇上有聖喻,幾位千萬不要客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