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立場(第2/2頁)

直到這時候,蕭敬先才笑眯眯地說:“雖說甄容是陰差陽錯,這才被留下的,可聽各位這麽說,他留下未必是壞事。”

此話一出,他頓時引起了眾多人的怒目相視。可是,他卻半點不在乎,自顧自地說道:“各位都是南邊武林的少年俊傑,那你們知不知道,南北兩邊對峙那麽多年,為什麽北面武林的那些門派,似乎反而沒有你們這兒上三門中六門下十幾門來得名頭響亮?”

這下子,本來還打算反擊的諸多少年們不禁沉默了下來。誰都不會說,北邊的武林不夠強。也許百多年前是如此,可這幾十年來,南邊因為武品錄的存在,對武者的鉗制簡直達到了空前恐怖的態勢,而北邊卻是武力昌盛,怎麽會反而聽不到那些門派的消息?

就連越千秋,也忍不住和嚴詡對視了一眼。他之前在北燕時經歷了連番事端,沒顧得上去深究這個,而此時看到嚴詡眼神中一閃即逝的陰郁,他就知道,師父不但知道,而且恐怕還知之甚深。

“我今日還兼了一個武英館山長。我知道,各位大多不以為然,可我卻很高興。因為在大燕,也有這麽一個類似的地方,叫做英華殿。北邊武林各大門派,弟子凡十五歲以上,就可以參加英華殿的測試,只要被選中,就會得到重點栽培,五年之後從英華殿出來之後,就會進入軍中,跟隨在各軍將軍身邊為親衛,學習領軍對戰,一年之後下放卒伍……”

蕭敬先毫無顧忌地詳細解說著大燕對於門派武人的擇優培養,當提到其中一半人能在英華殿出去五年到十年,也就是二十五到三十歲時出任一軍正將或是副將,如今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軍官是門派出身,眾多少年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隨即就聽到了嚴詡那幽深的聲音。

“想當年,大吳的軍中,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軍官都是各大門派出身。”

嚴詡這話頓時激起了眾多熟知門派歷史的弟子心生共鳴。是啊,他們的前輩也有那樣輝煌的時候……可現在軍中還有多少各大門派出身的人?

小胖子雖說對朝中某些官員也很反感,可發現漸漸竟有推崇北燕,鄙視大吳的架勢,他就不能忍了。他幹咳一聲,仿佛純粹好奇似的看著蕭敬先問道:“晉王殿下,北燕那麽多軍官都是門派出身,那萬一他們只知道心向著自己的門派,那豈不是有朝一日會尾大不掉?”

“所以北燕的門派方才沒有赫赫之名,因為門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朝廷依附很深。”

蕭敬先當然看得出小胖子那小心思,哂然一笑道:“各大門派招收弟子,那是要官府配合,各方協力的。門派教出來的弟子越是功勛彪炳,他們招收弟子的人數份額越多。而最墊底的那些,將會有皇家派人接管。”

“而那些年輕弟子一旦進了英華殿,他們就會被灌輸忠君報國的那一套。因為英華殿中的很多教習,甚至兼任過帝師,所以很懂怎麽灌輸忠義。最重要的是,皇族也同時在英華殿中學習,如此近水樓台先得月,往往會在年少時就拉起一批擁躉。而最終登上帝位的,扶持自己這邊的門派,打壓甚至接管當初站錯了隊的門派,久而久之,門派和皇家就不分彼此。”

他頓了一頓,這才意味深長地說:“而在北燕,不夠強的皇帝,很容易被推翻。每隔幾年十幾年,北燕都有一場規模不小的動蕩,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就和這次一樣,所以那些門派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清洗和變故!就因為如此,北燕好幾次都曾經處在四分五裂的邊緣,不少門派也幾次差點消亡。只可惜,大吳太安逸了,有進取之心的人太少,所以弱肉強食的北燕這才沒垮!”

這話就猶如重重一巴掌,打在每一個吳人的臉上,就連小胖子也不禁扭動著屁股,心裏有些後悔他不該自取其辱。而就在這時候,越千秋卻沒好氣地打斷了蕭敬先的話。

“你也不用在這兒炫耀北燕那一套弱肉強食的法則,以前沒有滅亡那是你們運氣好,今後就不一定了!你既然說透了這一點,說不定十年二十年後,北燕就沒了!話說你從北燕過來,如今又出任武英館的山長,那你是不是應該再拿出一點東西,否則,皇上不是白白厚待了你?”

越千秋這麽一說,剛剛一直都有些心情郁悶的嚴詡頓時眼睛大亮。他想都不想就站起身來,居高臨下地看著蕭敬先道:“沒錯,晉王殿下總不成是故意炫耀那個英華殿吧?你現在可不是北燕晉王,而是我大吳的晉王了!”

“你們師徒還是這麽合拍。”蕭敬先狀似無奈地笑了笑,隨即環視一眼眾人,輕描淡寫地說,“我雖說是單身跟著千秋他們離開北燕的,但如果我只有一個人,卻也不好意思在金陵這邊受到如此禮遇。大概就在這些日子,北燕那位告老的太子太師,還有幾個失意的將軍,三位曾經當到過尚書侍郎的高官,都會抵達金陵。他們已經答應我,出任武英館教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