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諾臯記Ⅲ:妖談錄 暗夜賣油人

長安宣平坊為王公顯貴集聚之所,在長安各坊區中赫赫有名。這個夏天,宣平坊出現了一件怪事:每到傍晚,在宣平坊坊口就會出現一個賣油人,其頭碩大,皮膚甚白,言語不多,他所賣的油,不但鮮美,而且價格便宜,引得各豪門廚師的青睞。

隨後,又發生了一件事:一個夏夜,有一官人赴飯局回來,入得坊子深處,輾轉街巷,其時夜已深,四周僻靜,前面突然出現一個人,戴著氈帽,趕著一頭毛驢,驢身上馱著兩個油桶,見官人一行後,並不躲避。如你們所想,這正是那個賣油人。官人的侍從上前呵斥,對方也不理會,侍從大怒,手搏賣油者,哪知其手剛碰到賣油者的腦袋,那腦袋就落地了,隨後滾入旁邊的一處大宅門。

官人驚異,與侍從一起躍門而入,見那腦袋在一棵大槐樹下消失了蹤影。隨後,官人征得該戶人家的同意,對槐樹進行挖掘。掘到數尺深,已見槐樹之根,根旁有一只因害怕正在哆嗦的蛤蟆,它的身邊有兩個筆匣,裏面盡是槐樹的津液。在旁邊,有一巨型白蘑菇,蘑菇蓋已落。原來,那蛤蟆就是驢,筆匣就是油桶,而那白蘑菇就是賣油人。

後來,當初吃其油者都病吐不已。

故事雖小,卻頗有趣味:遙遠的唐朝,夜深的長安,可愛的怪物,在曲折的街巷間賣油歸來。想必它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也喜歡過安康的日子,所以當被人發現時很是害怕。在《酉陽雜俎》中該故事記述如下:

京宣平坊,有官人夜歸入曲,有賣油者張帽驅驢,馱桶不避,導者搏之,頭隨而落,遂遽入一大宅門。官人異之,隨入,至大槐樹下遂滅。因告其家,即掘之。深數尺,其樹根枯,下有大蝦蟆如疊,挾二筆錔,樹溜津滿其中也,及巨白菌如殿門浮漚釘,其蓋已落。蝦蟆即驢矣,筆錔乃油桶也,菌即其人也。裏有沽其油者,月余,怪其油好而賤。及怪露,食者悉病嘔泄。

《酉陽雜俎》中有一些精怪,屬植物,與那些鬼怪相比,它們並非兇煞模樣,也比較老實,甚至為人欺負。如唐時鄧州有寺,寺中有僧智通,於冬夜打坐,有怪物摸入禪房,那怪物黑衣青面,大眼長嘴,見智通後合手相拜,很有禮貌。智通隨口問:“你冷嗎?可以烤烤火。”那怪物便坐於廳中,在壁爐下烤火。智通不再搭理他,只顧念經。五更天後,那怪物竟在溫暖的壁火下,閉著眼睛,張著大嘴巴,睡著了,不時發出鼾聲。智通心生一念,用香匙點了些炭火,塞到怪物張著的嘴裏。無論如何沒這樣辦事的。怪物被炭火燙醒,大叫著奔出廳堂。天亮後智通在後山上尋得一棵青色梧桐,正是該怪,遂將其燒毀。在這裏,和尚做得有些過分,畢竟人家沒傷害你,而且還頗知禮儀,修煉到現在,大家都不容易,為什麽非要將它弄死呢?相比之下還是唐朝宰相郭震的做法更灑脫:郭震曾居於山中別墅,一日入夜後,在燈下夜讀,突有巨臉現於燈影中。郭震戎馬一生,自無懼色,信筆於那臉上題詩如下:“久戍人偏老,長征馬不肥。”那臉一紅,頓時消失不見。幾天後,郭震閑步山中,偶見樹上有白木耳一只,形大如鬥,上面有詩兩句,正是他當夜所題。在這裏,郭震與木耳精和睦相處,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