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充滿蝙蝠的房間(第2/2頁)

蝙蝠在古代被認為是神秘的象征,這種神秘來自它們的模樣和習性:它們的相貌如此怪異,因類似老鼠,在唐時又被稱為仙鼠;它們有一雙沒有羽毛的肉翅,按生物學家的判斷,在這個廣袤的世界上,作為哺乳動物的蝙蝠,是唯一能飛行的野獸;它們喜歡倒掛著休息,夜間才出來活動,沒人知道它們白天待在哪裏。這所有的一切都給人以想象。古寺中的蝙蝠,單翅長一尺八寸,雙翅張開近四尺,個頭非常大(現在發現的最大蝙蝠即吸血蝙蝠,雙翅張開可長達1.5米)。在上面的故事中,講到蝙蝠吸人精氣後,滿三百歲,可化人形。但更多的觀點認為,到了一千歲時,它們的顏色可由黑色變為白色,成為張果那樣的。所以,唐人對白色蝙蝠是非常敬畏的。說到蝙蝠的顏色,按晚唐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記載,南方還有一種紅色蝙蝠:“劉君雲,南中紅蕉花時,有紅蝙蝠集花中,南人呼為紅蝙蝠……”這種蝙蝠和它們所喜歡棲息其中的美人蕉都是有劇毒的。

至於木師古,他背上行囊繼續上路了。後來,有人在浙江赤城山看到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