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勇者無畏(第2/2頁)

向他們投降,只怕連骨頭都剩不下。

而且王直也多少懂得大明朝廷的規矩,說了算的是京城,是皇帝陛下和內閣,沒有皇帝的同意,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條。

恰巧在這時候,聽說有運送靈芝的欽差船只駛過,王直和幹兒子毛海峰一商量,就演了一出捉放曹。

先把欽差扣了,然後再放了出來,重金賄賂,希望欽差能在皇帝的面前說點好話,說明他的苦心……等等,這個套路怎麽好像在哪看過?

沒錯,就是《水滸傳》!

宋江招安就是走的宿太尉宿元景的路子,王直也想效法。

只是王直忘了一點,宿元景根本就是個虛構的人物,這種方法只有在小說裏行得通,放在現實裏,就像如今這樣,太監根本不敢把書信送到嘉靖面前,他也沒有這個本事!

對王直的計策,唐毅只有一句話的評價:你還是玩海盜吧,政治離你太遠了!

京城的決策者來說,面子永遠比實際利益來得重要,王直稱王海上,已經嚴重挑釁了帝國的尊嚴,對於他,上至嘉靖,下至內閣六部,態度都相當一致,就是一個字:殺!

唯有比較清醒的唐毅和胡宗憲這些人,才明白王直殺不得,殺了他倭寇就會失去控制,東南就要大亂。

只是事不臨頭,那些大老爺是不會相信的,即便是真正發生了,他們也只會責備地方官吏辦事不利,總而言之,他們永遠都是對的。

王直不去劫走欽差還好,他這麽幹了,只會增加朝廷對他的惡感,根本就是在作死。

他死不死唐毅不在乎,可關口是那幾萬倭寇,一旦沒了人控制,就會天下大亂,全面開海大業就會受到沖擊。

而且唐毅還有一個私心,他不希望王直這麽快投降,有倭寇的壓力,嘉靖才會對東南放權,他就可以躲在抗倭的大旗後面,大肆培植自己的勢力。

比如交通行就已經把持了東南各省的金融,陽明學會的成員正在飛速增加,而東南的地方官又信奉心學的居多。

如此一來,在童子試之中,這些人就會放水,讓陽明學會的人通過科舉,制造一種,要想考秀才,就必須信奉陽明公的既定印象。

掌控了秀才,就掌控了舉人,進一步就掌握了會試。

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唐毅手上的力量就無人能及。

如果王直投降了,朝廷接納他,倭患平息,對唐毅不利,不接納,弄死他,天下大亂,對唐毅還是不利!

他是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一絲高興的理由。

“默林兄,你的腦筋不會壞了吧?”

胡宗憲身在東南,他自然能猜得出唐毅的一些心思,只是他同樣也有自己的算盤,而且和唐毅的利益並不沖突,兩個人正好合作愉快。

“行之,我也不瞞你了,無論如何,都要把王直招降,身為東南總督,我必須做到這。”

“默林兄,恐怕不這麽簡單吧?我看王直第一個就不相信你!”唐毅毫不留情地說道。

“可是他信聖旨!”胡宗憲沉聲說道。

“陛下不會下旨意的!”唐毅斷然說道,胡宗憲默不作聲,只是意味深長地一笑,唐毅突然變得惴惴不安起來。

“默林兄,你不會是要假傳聖旨吧?”

胡宗憲沒有否認,唐毅驚得站了起來,瞳孔縮成了一道精芒,他猛然想起了胡宗憲最後的下場。

不正是嚴家倒台,查抄嚴世藩家宅的時候,翻出了胡宗憲擬的聖旨,坐實了假擬聖旨的罪名,再也沒人能救得了他!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何其悲涼,一代名臣,抗倭第一統帥,就此殞命,以至於後世提起抗倭,只知戚繼光,只知俞大猷,而不知還有胡宗憲!

唐毅突然覺得胸口裏有一團火焰在膨脹,在燃燒,弄得他好像要爆炸了一般。

“默林兄,我決不允許你幹這種找死的事情,絕不!”

唐毅紅赤著眼睛,低聲怒吼,胡宗憲從他的神色裏,看到了真誠,看到了關切,眼圈也紅了。

“行之,我沒有看錯人,你是胡某一輩子的好兄弟!”胡宗憲用大手拍了拍唐毅的肩頭,“行之,身為抗倭統帥,我無可選擇,若是……日後有什麽不測……”

胡宗憲突然打住了話頭,感嘆說道:“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準呢!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我此來是想求行之幫我演一出戲,一舉把王直給我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