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新四大金剛(第2/2頁)

“是,學生知道。”郭良俊恭恭敬敬的說。

葉昭搖了幾下扇子,道:“你就是不來我還正想找你呢,明年咱南國開科取士,你看如何?”

郭良俊一呆,愕然看向葉昭,縱有千般疑問,也不好直接質疑攝政王。

葉昭笑道:“咱不是取狀元取探花,部衙新設,正需遍地開花收錄人才,科目自然包括經論、政論、新學以及各部衙需要的專科,也算趟趟底,看看咱南國都有什麽人才。我估摸著,在學的學員參加此次科考的怕是不會少,遇到出色的,可收錄之,半工半讀,也可選一批好苗子送進中學、大學深造。”

郭良俊這才恍然,笑道:“那敢情好,如此一來,新學推廣可就少了許多阻滯。”學問賣與帝王家,這讀書,有了做官的奔頭,送孩子們進新學堂的就會越發多了。

葉昭微微點頭:“這事兒啊,你們部裏議議,各個部都要議議,回頭待我看看都什麽主意,第一次科考,馬虎不得,總要準備周詳。”又揮揮手,“你就回去吧,好好拿個章程出來讓我參詳。”

郭良俊告退不久,又有交通大臣伊哈奇求見,準備考察撫州、廣信、寧國、太平、南京一線進行鐵路線測繪的勘測隊伍已經準備動身,可攝政王卻一直沒有批復。

其實這卻是葉昭現今最頭疼的事,這一線地況極為復雜,水深濤急的江河不知凡幾,怕更需要穿山過林,就算技術上沒問題,可造價必然高的令人咂舌,沒有個上千萬銀子下不來,最近鐵路股票在倫敦遭到冷遇,包括這條構想中的鐵路,幾乎無人問津,這也因為新一輪的經濟危機漸漸落下帷幕,泰西諸國鐵路公司銀行漸漸恢復元氣,逃來東方的資金自然就少了。

鐵路債券賣不動,葉昭本想天京聖庫若真能抄出巨資就全部投在這條鐵路上,可聖庫僅僅百多萬銀子,現今可真是無米下鍋了,借雞生蛋不成,自己又沒了家底,這銀子委實拿不出。

但這條鐵路是必須要修的,有了這條鐵路,如此南朝的鐵路線才算真正南北貫通,數省資源貨品流通順暢,整個南朝經濟都可從中得益。

“你叫測量隊出發吧。”葉昭略一沉吟,就拿定了主意,不管怎麽說,早作準備,銀子,自己必須要想辦法搞出來。

伊哈奇告辭不久,衛生大臣毛昶熙又來了,其實這些大臣不管後黨也好,王黨也罷,也不管奏報的什麽事,實則大多心裏暢快的很,喜氣洋洋不露痕跡而已。可不是嗎?各個一躍成為中樞大臣,而且南朝國勢強盛,已經足以同北朝分庭抗禮,再不是昔日小朝廷格局,各部衙門長官名正言順成了位高權重的廟堂重臣,那自然各個振奮。

是以就算毛昶熙這位一路追隨兩宮南逃對先帝、兩宮和小阿哥忠心耿耿的官員,心裏也難說攝政王半個不字,因為他也清楚的很,沒有攝政王,就沒有兩宮沒有皇上,更不會有他今日之榮華,當然,如果攝政王真如傳說般準備黃袍加身,那又再另說,至少現今,對於攝政王諭令,他言聽計從。

毛昶熙走後,瑞四又來了,這位新晉內務府總管可毫不掩飾自己的歡喜,連連磕頭謝恩,謝主子提攜栽培。

瑞四確實也沒想到,他有朝一日會穿上黃馬褂,會成為正二品大員,內務府總管。

“查到甚麽線索麽?”葉昭品著茶問,喝了好幾杯熱茶,心裏那絲燥熱才漸漸泄了。

瑞四垂首道:“奴才還在加緊追查。”

內務局在南京城首要之務自是追查洪仁玕的下落,昨日東王伏誅,內務局就更在法場灑下無數眼線,尋找形跡可疑之人,就算洪仁玕不出現,但他總會叫人來看看吧?

聽瑞四還沒有信兒,葉昭微微蹙眉,莫不是逃出南京城了?

“奴才就算把南京翻個個兒,也要找他出來!”瑞四也發了狠。

葉昭擺擺手,“那也不必!別鬧那麽大動靜。”若真篩篩子般挨家挨戶搜,也不必等到現在,不過葉昭念及平遠軍剛剛進城時就挨門挨戶搜查了一遍,如果為了洪仁玕一個人再將這南京城篩一遍,實在擾民,也沒必要。

“你去吧!上點心就行。”葉昭擺了擺手。

瑞四急忙跪安,倒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