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中俄聖彼得堡條約》(第3/4頁)

“這種神奇的鑄炮法真的存在嗎?”

“尊敬的陛下,我可以對天上的神起誓,我絕對沒有說謊。上帝耶穌基督鑒證我的誠實。”

“在中國的一次關鍵戰役中,叛軍一次性投入了五百門大炮用以作戰。然後叛軍一舉殲滅了清帝國的十萬主力軍。為他們奪取南中國奠定了絕對有力的基礎。”

“在中國南方興起的漢王國不是一只溫順的吃草的羊,而是一頭會吃人的猛虎。”

“我不知道在場的諸位高貴的大臣與貴族是否認真的觀看了清帝國使團隨行的衛兵。他們並不比聖彼得堡的禁衛軍遜色。而像他們這樣的軍隊,漢王國至少有二十萬。”

這樣一番剪短的會面祥亨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一刻的祥亨、納福正完全沉浸在難以自拔的悲哀之中,在他們看來,這就是賣了祖宗之地,向瞧不起的洋夷求援,跟石敬瑭完全沒有兩樣。

“決鯨海以救焚,何逃沒溺;飲鴆漿而止渴,終取喪亡。”《舊五代史》中形容石敬瑭的一句話同時泛起在兩位滿大人心頭,更可悲的是他們卻不得不如此做。蹲在住處的二人抱著酒瓶,嘶聲痛哭。

“那兩個沒用的東西,除了哭他們只會哭。”策伯克多爾濟萬分難以理解,簽下了協約之後表現得如此痛苦的兩個人,怎麽在簽字的時候那麽暢快?

談判不是要談的嗎?不是要小心試探對手的底牌,同時展現自己的肌肉的嗎?這兩個廢柴除了會答應俄國人的條件,然後在軍火和援兵上堅持一番,其他的完全任由俄國人來劃定,這真是再好不過的談判人員了。俄羅斯人會高興傻的。“懦夫,懦夫。”如果這兩個人是自己的手下,策伯克多爾濟會一刀劈死他們。

整個談判竟然只用了十天不到的時間。

策伯克多爾濟對月長嘆,沒辦法,俄羅斯人並不答應他明面上提出來的請求。而是讓土爾扈特部派出三千人向東方挺進。

“台吉,這樣也好。至少我們能借著機會更好的了解一番東方的情況。”

“也只能如此了啊。”策伯克多爾濟嘆息著。

剛剛結束了俄土戰爭的俄羅斯人,又向波蘭伸出了魔爪。他們正在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徹底的瓜分波蘭。之前受到俄羅斯支持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被看做是十分弱小卻太有主見的人。他在巴爾聯盟戰爭中的表現讓俄羅斯大大不滿【巴爾聯盟可以看做是波蘭貴族的一次起義】。俄羅斯認為波蘭作為其保護國的作用已不存在。

同時與俄羅斯為盟友的奧地利的利益,在俄羅斯戰勝奧斯曼帝國之後,受到了一定的威脅。如果陳鳴看著這個時候的歐洲地圖,就能把手點在後世的羅馬尼亞的位置,現在的摩爾達維亞與瓦拉幾亞公國上,俄羅斯與奧地利的分析就在這兒。甚至可以說這就是未來巴爾幹矛盾的隱現。

而在七年戰爭受到大幅度削弱的普魯士,腓特烈二世也想要保住衰敗中的奧斯曼帝國,將俄羅斯的視線從高加索調回東歐來,這樣他可以在普魯士與俄羅斯(或與奧地利)的戰爭中將奧斯曼拉到自己的一方。

時間進入到西歷18世紀的晚期,幾百年前的宗教矛盾,早已經讓位給國家利益了。

三個國家彼此都存在著矛盾,但三個國家都不敢大打出手,甚至都不敢將彼此間的關系搞得僵硬起來,一個徹底落敗的波蘭,一塊大大的肥肉,足以產生足夠的利益讓三個歐洲強國在相互的交流和妥協中,重新找到彼此利益的平衡點。

策伯克多爾濟不是只會打仗和放牧的莽夫。三國瓜分波蘭的用意和背後的交易,他還是瞧得出來的,雖然對於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幕後的一連串秘密條約,他一無所知。可自從明面上就已經能分析出許多事情來了。

在來聖彼得堡的路上,策伯克多爾濟並不是沒有向祥亨、納福透露相關的消息,即使他冷面冷語的。但現在看,那兩個廢柴明顯沒有將他投入的消息放在心上,或是與眼前的俄羅斯聯系在一起。

“愚蠢的笨蛋。派出這樣的人作為使臣的乾隆大皇帝,也肯定是一個愚蠢的皇帝。也怪不得漢人起義,短短幾年內就奪取了半個中國……”虧得當年【乾隆二十一年】的敦羅布喇什汗還派遣使吹紮布,假道俄羅斯,歷時三載,到達北京,向乾隆皇帝呈獻貢品、方物、弓箭袋等。

……

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自己的考慮。策伯克多爾濟內心裏將祥亨、納福罵的狗血噴頭,歐洲人將滿清看做一塊沒有骨頭的肥肉,可這樣的問題誰要是直問祥亨與納福了,這兩位滿大爺一定會用蔑視的眼神看著對方,那眼光中就慢慢的都是——‘蠢貨’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