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酒井君,你的臉腫了麽?(第2/3頁)

而中國卻可以毫無顧忌的吸收利用,他們給出的只是一筆錢財。

即使那是一筆相對於個人來說數額比較大的財富。

不過,陳鳴當初設想的集結大批的對蒸汽機有熾熱愛好的發明家,在一個不缺乏資金和人力物力配合的環境下,共同努力,共同推進蒸汽機的改良和應用,那真的是癡心妄想。

伴隨著一系列新技術在中國‘蒸汽機’上的應用,以及自身的突破發展,瓦特的專利權維權案件在中國的法制報刊上被大肆的披露、分析起來,中國方面的官方觀點將之看成了陳舊阻止創新的一個經典案例,表明了壟斷式知識產權的弊端,簡而言之,壟斷式知識產權毫無效率可言。

這不過很多人並不認可這一點,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蒸汽機’對於整個世界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是一場生產力上的革命,但很多人卻還把它堪稱一次雜耍。

陳鳴寄以希望的輪船和火車至今還杳無蹤影,蒸汽機的動能比之十年前有了不小的提升,但距離到出現火車和輪船的地步,還差得遠呢。

原時空中,世界上的第一輛火車雖然是由瓦特蒸汽機制造的,但那已經是改良蒸汽機誕生三十多年後的時候。

瓦特在將自己的專利變現為實實在在的利益之後,雖然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維權上面,放在了怎麽對付和壓制自己的競爭者上頭,但他還是對蒸汽機做出了不少的改良的,陳鳴可不認為中國如今的蒸汽機就已經可比歷史原時空中二十多年的瓦特蒸汽機。

所以,最近兩年裏,鐘山自然科學院的院士、工程師、研究員們近來的壓力都重如泰山一般。皇帝每月一問,這種重壓一般人哪能承受的住啊。

但承受著這股壓力的人始終是國內‘科技’上最頂尖的一批人,對於諸多的‘學生狗’,那距離他們還太遙遠。他們關心的反而是很多與之完全不相幹的事兒。

“酒井君快看,上國已經與幕府簽署了協議,承認石狩灣屬於日本土地,五十年後就要將石狩灣徹底歸還幕府。還承諾在未來的五年中,幫助幕府在蝦夷地鋪設一條官道和建設兩座中等規模的港口。”

鐘山一腳的校園中,兩個剪著短發,穿著短裝的青年坐在草坪的石凳上,其中一個人手中拿著一份報紙。這是《中原日報》下屬的一份發行量並不怎麽大的二級報紙,其頭版頭條就是中日剛剛達成的《長崎約定》。

在進入蝦夷地這麽多年後,中國最終還是選擇了將自己掌握的部分蝦夷地土地歸還日本,以來刷去日本各界的好感。

顯然,這一計劃是成功的。眼前的兩個人就都是日本人,只不過他們一個姓青木,現在已經取得了黃本本,並且成為了鐘山自然科學院的一名學生狗,而另一個酒井忠西則是在華的日本留學生中對中國較為反感的一派人之中堅。

後者始終認為日本現如今的一切,都是中國對日的侵略,就像西方人之前對南洋的殖民一樣。

日本已經淪為中國的半殖民地,日本已經走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必須堅強起來,堅決抵制中國。

——他們來中國留學是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技術,強大日本,救亡圖存,而不是為了加入中國,獲得那黃本本和紅本本。

酒井忠西本人更認定蝦夷地的土地中國是不會歸還日本的,而且用不了多久,強大的中國水陸軍就會侵略日本,徹底的殖民日本。

而長輩已經加入了中國國籍的青木三郎則完全是相反的態度。他雖然拿到了黃本本,可青木三郎並不是從此就徹底的告別日本,不再關心日本,他也很關心日本的未來命運,所以他認為日本必須依附在強大的中國翅膀之下,這才能渡過眼下最關鍵的時刻。

‘睜眼’看世界之後,青木三郎被西方人的作為嚇懵了,驚呆了。原來蘭學的誕生地竟然這麽可怕,他們將數以百萬的黑人送到遙遠的美洲,給自己開荒種地。在此之前更殺死了數以千萬的美洲土著,然後侵奪了他們的家園。

雖然日本是一個經常發生火山地震的破爛地方,但是破家值萬貫,草窩還是自家好。

青木三郎內心裏評估著日本的軍事實力,在對比一下如今北美正在發生的戰爭,一個很明顯的結論在他腦海中誕生了。只憑日本的實力,是根本抵擋不住西方人的,想要在西方人的威逼下保持完整,日本就必須依附於中國。

強大的中國不僅能庇護日本,它還能庇護整個東方。它天上就是東方各國的保護神。

中國牌‘保護傘’的信譽度在青木的心中是很高的。距離並不遙遠的朝鮮之役那就是最好的證明。

行將就木的中國大名皇朝在自己的屬國即將滅亡的時候,依然選擇了出兵朝鮮,並且前後兩場戰爭,歷經七年,最終以日本的徹底失敗告終。太閣豐臣秀吉建立的基業毀於一旦。